前些天,跟同事聊天,无意之间听他提到《货币战争》这本书,于是从读书APP上买来读开了,这本书从滑铁卢战争、南北战争开场,阐述了货币的由来以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家史,充斥着各种阴谋论:法律条文的书写由金权所控制,政治也是为金权服务,甚至金权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精彩的像极了悬疑小说,我也认真地划线做笔记,到处都是知识点啊,使了劲儿的捡,生怕漏掉一个~就这样,端午的前两天,基本都在家没日没夜的看书。
端午节,没有跟父母团聚,一方面是因为的确有点累,想在家休息休息,再一个是因为我最近像上瘾一样,想把一些书没日没夜的啃个够,纸质的、电子的,换来换去看,以为这样眼睛会好受一点。
节日第三天,依然是看书,间隙,兴起,想知道知乎上对宋鸿兵《货***》的评价是几何,看来一个人看书还是稍显孤独的,没想到知友们还挺有才,调侃说《货***》如果算经济类读物,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是冶钢类书籍,至于《货***》这本书的经济营养,可以类比“老婆饼”里并没有老婆……大家都是化繁为简的有才之辈啊!调侃归调侃,乐呵一下,但这种不营养、不务实的印象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想想我那么认真地做笔记,把我原有的经济认知打破重塑,但这些新知却是信任度不高的扯犊子,被背叛的感觉顺着脊梁骨爬上心头,就这样,再打开读书APP,看着《货***》这本书时,不再觉得精彩,反而会觉得每一个字都是在别有用心的排列着索然无味...无味…..无味.……
以上,事情的经过。
可我的内心选择,让我开始思考,这背后,都是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啊。
首先,刚接触这本书时,是因为同事的认可,所以不假思索地把里面的观点当成了教科书式的“知识点”,虽然有曾怀疑过作者的夸张,但还是拼尽全力毫无保留地拜读,关键是,读的那么认真,这说明一个问题:知识不够,往往会失去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能力,更别提怀疑精神了。
其次,在成千上万知友的评价中,认可这本书的寥寥无几,但无论这之前我觉得它多么精彩,在没有看完这本书的情况下就做了一个随大流的选择,就好像我对一个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并不了解的情况下,便随意给了定论,一个意思。这又说明一个问题:我还没学会坚持做自己,更没学会如何公正地判断一件事情。
再次,把《货***》当一本纯小说看,好像也没啥毛病,是读书人的定位错误,导致前后的心态落差问题,这还说明一个问题:矫情的女人,连一本书都惹不起,更别提超人了。
最后,该书我只看了大半,就开始论它“好”或“不好”,还谋生以上感慨,欠考虑,这样的结论不值得探究更经不起推敲,嗯,这叫胡思乱想。
以上,显得有条又有理还有据的,其实只是想恰当地、不那么生硬地,把读《货***》这本书的点滴感慨联想到生活中来罢了,真是心机啊!
对的,有些人的生活、学习、谈恋爱都是这样,刚开始激情满满,以为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偶遇,但这些经不起一点流言蜚语,稍有不慎,厌恶到灰飞烟灭……所以,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主见、懂得坚持自己的神,不会轻易被自己欺骗,多牛啊!
怎么做一个神呢?多读书、读好书,六一节能送自己的大概就这句了。
我没啥学识,见识又有限,so……以上都是扯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