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世通言》中有一篇题目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文章,写的是王安石给苏东坡出了三道难题,其中一题:王安石让苏东坡“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
苏东坡从夔州乘舟出发,夜间舟到中峡,结果苏东坡睡过头了,醒来时舟过了中峡,已到下峡,没有取到中峡的水。苏东坡认为“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何必定要中峡?”于是就取了下峡水带给了王安石。
王安石煮水泡茶后,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道:“巫峡。”“是中峡了。”“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这瞿塘水性,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陽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在这篇文章中,王安石是一个满腹经纶、博闻强记的丞相,各方面都略胜苏东坡一筹。而苏东坡则是乱续写菊花诗、对事情应付了之、爱耍小聪明的年轻人。
读过这本《人生如逆旅 幸好还有苏轼》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的内容杜撰成分较大。《人生如逆旅 幸好还有苏轼》作者湘人彭二,本名彭治国,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著有随笔集《我对你的爱,小心翼翼》《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36位古代文人的诗意人生》。作者从故乡、亲情、赏花、友情、谈吃、家风、品茶、生死等八个方面,展现了苏东坡的诗意魅力和思想力量。这本书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由2013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朱卫东朗读全书,在领悟书中思想的同时,还能领略声音之美。
大家所熟知的东坡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都是苏东坡在被贬时面对困境的所作所为。苏东坡将困境、逆旅当成发酵剂,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终把自己酿成一杯淡而又淡的名贵好酒。
现实生活中的苏东坡与我们各位相同,同样面临着住房问题、职业发展问题和亲情爱情等问题。
事业逆旅中永葆赤子之心
苏东坡三次被贬,分别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三次被贬的距离一次比一次远,从此远离了政治中心,成为了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边缘人物。但他永葆赤子之心,为百姓办实事。他在儋州时带头劝学、劝农、带头挖水井,兴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苏东坡每到一地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当地带来利益实惠。在逆境中没有沉沦消极,而是积极有为使赤子之心更得到历练。
生活逆旅中拼搏乐观
在黄州时苏东坡不得不为柴米油盐操心,他开垦荒地,种稻、种麦、养鱼、种菜,到黄州第三年才有了固定住所;在惠州时苏东坡住在寺院中,旧病复发却少药医治;在儋州时,“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洗澡无浴器,又无书籍和笔墨纸张。”在面对这些生活困难时,苏东坡降低欲望,靠自己双手劳作换来仅可饱腹裹身的衣食。而在降低物质欲望的时候,他的精神生活却是极其富足的。他创作了《东坡题跋》、九卷《易传》、五卷《论语说》等著作。还醉心于山水之间,即便条件艰苦,也不忘寻找制作美食。
情感逆旅中保有豁达
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情感并非全都是逆旅,他有弟弟子由,在苏东坡的诗中“子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无论开心郁闷,被贬还是调任,苏东坡的心境弟弟子由最懂。苏东坡还有一个平民朋友名叫巢谷,被贬黄州时巢谷从老家眉山跑来看他。当苏东坡流放惠州、儋州时,巢谷已七十三岁,欲步行赴儋州去看望苏东坡,结果不幸病死于路上。这些都是苏东坡一直所拥有的宝贵亲情友情。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友情方面因政见不同许多好友与他反目,甚至背后陷害他。在亲情方面,在苏东坡刚入户仕途不久,30岁时妻子王弗逝世,年仅二十七岁。再过一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逝世。被贬惠州时,陪伴他二十多年的待妾王朝云因少药医治病逝。面对生死,苏东坡无能为力,他无力将他们留住,只能将感情记在心里。不经意间思念涌上心头,他为亡妻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诗句。
结语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职业、生活、感情方面都是逆境时候居多、顺境时候较少,但苏东坡没有沉沦消极,事业上他积极进取,生活上为补充家用自垦荒地、取号“东坡”,情感方面他将感情记在心里、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苏东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老友,我们的点滴感情他都能体会。我们高兴时可与他分享,他会以诗句应和;我们伤心时,他会以自身经历来鼓舞我们,成为共患难的好友,正如书名一样“人生如逆旅 幸好还有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