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开始写日记,应该是在初中。那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写周记,一周一篇的那种。对周记已然没有太多印象,只是我自己开始有日记本了。
初中的日记,并非每天都有写,那时候对日记的概念,像大多数人一样,每天记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而已。所记下的文字也比较简单,不过是学习上的苦恼,还有家长家短。字如其人,也相当稚嫩。
如果说日记的开始在初中的话,那么转折点的话,则在高二的下学期。那个时候,我心思也挺单纯,迷信书上学霸的学习方法,听说——写日记可以锻炼文笔。遂坚定了我每日一记的决心。自那开始,我便笔耕不辍,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以文字承载我的每一天的,或者是日常,或者心绪,亦或者是思想。
不过,高中那时,我的成绩并不好,每天上课不认真,课下也懒于补习,于是成绩总总不理想,排名徘徊于班里二十,但我却有一颗挤进前十(其实是前三)的心。由此,高中的日记,多是责备自己学习不努力的话,每天日记成了自我批判的契机。虽然多番怪责自己的不用心与不勤奋,却也终于没能将自己骂醒。
言归正传,方才提到我坚持每日写日记的初衷是为了锤炼自己的文笔。后来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我在日记本上,落笔之下,思绪乱飞,随意而起,逐心而行,愿意写什么便写什么。原谅我,并不能去为了学会写一些华丽的句子而限制自己的行文,刻意矫糅造作,练习如何构思一个生动的比喻,罗列一个精彩的排比……刻意之下,恐怕连平常高中日常的作文练习,都不甚于此吧。当然进步来源于刻意反复的练习,但在日记中,我做不到。
仿佛说,真正拿起了日记,我的初心就变了。我并非是一个实用主义的5号,而更像浪漫主义的4号,我更喜欢享受日记本身的魅力,而不期望用条条框框去设计它,让它符合标准之美,从而失去了最珍贵的精髓。
说得仿佛有些茫茫然,打个比方,就像是,天然之美之于人工之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更让我震撼与惊艳。
总之呢,我借日记想要好好锻炼文笔的初衷,从一开始,就败了。究其意义也是寥寥,不谈也罢。
总有朋友会赞叹我每日不间断的坚持,说难能可贵,说没有几个人做得到。我总会付之一笑。仔细去想想原因我为何能做得到将之进行到世界之末日而不停歇,也许与有一次我与密友分享的那段话有关吧。密友问及写日记于我的意义,我回复如下:
写日记对我来说,要问起来意义,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有这种感觉应该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可或缺了,我愿意去做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要说个明白,它对我的意义,可能就会显得不那么珍贵了。就像赏析一首诗,如果单单用直白的翻译来品读它,意思倒是好像说明白了诗中的情景,但里面的诗情画意却荡然无存了。日记于我亦然。因为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必去衡量它有没有价值才去做,也不用用有没有意义来说服我去坚持写日记,我也早已不需要意志去维持我写日记的毅力了。
【2019.12.12】清晨
到现在以来,我不间断写日记差不多七年,真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也许比我吃饭还要重要。有朋友会好奇我在日记里面写什么,我说,什么都写呀。对的,我不光会写当日之事,更多也写到自己的思考,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眼之所及情之所至,而在日记之旅中,也能看见我心智一点一点地在成熟。
有一回我在知乎上浏览了一些关于日记的提问,总有人好奇想问那些坚持写日记的人,说说日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我想了想,大概是日记总会很好的帮助整理自己的心绪,同时它无限包容的胸怀(比大海还大),总能容纳我的一切又一切心情与性情,让我浮躁又或者是复杂的思绪万千,归于平和。(说句题外话,这倒有点像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了。)
我们也许总会对别人的日记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就像我其实也很想看看我认识的人他们写的日记一样,只可惜身边几乎没有人在写。于是我只能去看出版的书籍了——我翻阅过一些名人出版的日记,有著名的《安妮日记》,还有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与之类似的《胡适日记》,再有我在2012年“遇到”的励志青年程浩的《生命单行记》,当然也涉猎过乐于助人的代名词——雷锋的《雷锋日记》。嗯……发现他们的日记,其实没有特别的吸引我,不在乎什么文字优不优美,他们的文笔都是极好的,笔下的日常当然也情真意切,只是陌生人之间,我更加会好奇熟人的文字。同时我也在想,如果我的日记将来发表了一些,为大众所见,那大家的感觉应该也与我有些相同——哎呀,这写的都是什么呀,有何意义吗?为什么记这些平凡又很明白的事情,她的故事串起来也平平无奇呀,为什么每天能写那么多文字呢?也没有什么看点嘛!
那自然是真的。不过,日记对于它的主人而言,却是至宝,无论写的是多么没有意思的话,鬼画符也罢,我甚至可以丧心病狂的引用一个好像不甚恰当的比喻来阐述这样的关系——母不嫌儿丑,话糙理不糙。于旁人而言,你的日记,也许就需被加上很多五花八门的评价,无论善恶,都与你眼中的日记无关了。
偶尔,我亦会分享一些我日记的某些篇章给朋友看看,就好像你的心情愿意去跟朋友分享一样。很纯粹,又很简单。
昨天晚上刚发了第十三个“开本仪式”,大概在大二开始,是我每每换一个新的日记本(约莫三个月就可写完一本),就会在空间里发表一条说说。我是个很重仪式感的人,这样的小仪式,我乐此不疲。
不管晴雨风雪、冬暖夏寒,不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亦不管喜怒哀乐,起起落落,日记始终与时光并往,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字里行间,皆我至爱!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