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被那篇陪孩子做作业陪到心梗住院的文章刷屏了,紧接着又延伸出好多陪作业的妈妈吐糟汇总的贴子,看得我这个陪娃做作业的中年妇女既心酸无比又欢乐无限,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前天我转发了那篇文章到朋友圈,配上自己独特的吐糟,引来了很多朋友的围观,有同情的,有安慰的,还有不相信认为我在谦虚的......
其实我这段时间更文如此不勤奋,在之前一篇文章里也说过了,因为现在每天晚上完完全全陪娃儿了。
自从小茗上学前班以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直做得不太理想。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他幼儿园上的是公立的,学的内容比较少,对写这方面的锻炼太缺乏;另一方面是我之前一直没太重视这些课本上的内容,时间和精力侧重于阅读、思维等方面多一些。
当然肯定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前段时间在辅导他做作业的时候,某些瞬间真的有丢他出窗户外面的冲动。
不过我这种急脾气遇事虽然会有本能的冲动,但这两年慢慢学着理性分析问题,对于孩子那些让人抓狂的表现,事后多方查找原因,再打听同龄的孩子的情况,似乎也没那么让人崩溃。
02
我记得小茗一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很清楚的分左右了,每次穿鞋子都能很准确的伸出左、右脚。
但上次我辅导他写“横”的时候,告诉他应该从左往右写,他居然给我从右往左,忍着怒气问他怎么没记住呢,他说我就是从左到右写的啊。
我心惊胆颤的问他哪边是左?他居然伸出了右手。
当时我的内心真是要崩溃了,这孩子脑袋被驴踢了吗?
后来当我向其他家长询问同龄孩子的情况时,发现这样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想想一岁多的孩子记的东西少,现在长大了脑袋每天都在接受海量的新知识,搞混左右倒也正常。
内心的焦虑减轻了不少。
同样的情况还有写数字2、3、5时,我经常发现他写的是反的,当时也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后来发现有不少小朋友都有这种情况,我们同事也说自己孩子小时候经常将这些数字写反。
我又为自己的大惊小怪有些惭愧,这才刚刚开始呢,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以后的教育路上,我的小心脏不知道还要接受多少次挑战呢。
03
教育焦虑大概是大多数中国父母摆脱不了的魔咒,有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会说:优秀的孩子根本不是陪出来的,家长没必要陪作业。
说这话的人,肯定没经历过这个阶段。
幼小的树苗还需要在旁边绑根木棍以防长弯呢,低学龄的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学校老师又不可能一对一的教,任其自由发展还能各方面都优秀,我只能恭喜家长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但是这个“陪”要怎么陪?陪什么?
我觉得,并不是教孩子把题目做对,或者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自我管理及时间分配的能力。
因为陪作业,说白了大部分家长也顶多陪陪小学,初中高中不可能一直陪下去,但是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坚毅的品格、自我管理能力、时间分配能力,却会伴随孩子一生。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仅仅是要求他考出好的成绩,而更应该认识并发现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展现他被培养的价值和未来成功的几率。
04
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教育的问题,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有没有必要这么焦虑?
想想小茗小的时候,说话走路包括出牙都比别的孩子晚,晚一个月、两个月在当时都觉得和同龄的孩子比差距太大了,但是长到五六岁时再看,那些成长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
而教育中的这些小插曲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真的大到让我焦虑的地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上周和闺蜜一起吃饭,她家的孩子比小茗大一个多月,已经认识好多字了,而小茗在认字这方面不太感兴趣。
刻意问了闺蜜平时是怎么教孩子认字的,她说没怎么教过,就是讲故事的时候孩子自己就认识了。
而我这一两年每晚讲故事也有留心教小茗认字,但他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我这次倒是淡定了,随他去吧,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小茗的词汇量很大,用词准确,诗词能背诵不少,围棋下得也不错,在科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这些都证明他并不是个笨蛋(即便是,我也没办法了),至于认字,或许他的认字敏感期还没到呢。
05
简书上有句话很出名:“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我想在教育孩子上面也一样适用:“教育孩子,你一定要用心,但千万别着急。”
那些贴子里吐糟的妈妈大都是男孩的妈妈,低年级男孩在规范性方面确实会比女孩差很多,我家小茗和他姐姐写同样的作业,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表现。
但是很多男孩到了高年级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优势会体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到了高年级会突然窜出几匹“黑马”。
所以男孩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其实没必要在他的“弱项”上面过于苛刻的要求,固化他的思维模式,损耗他的灵气。
昨天陪小茗上围棋课,课间和棋院的一位老师聊天,感触颇深,老师说:人生如棋,围棋培养的是一种大局观,有些人做事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目光长远一点。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面,慢慢来,会比较快。
孩子是一块璞玉,只有不着急,慢慢打磨,才能成器。
以上,与所有男孩的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