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记:
而立之年,工作、婚姻、亲子、家庭的事情糅杂在一起,虽然我知道这就是生活,但是愈感困惑。犹记得19年一个晚上大哥推荐我听“樊登读书APP”里面的《养育女孩》,那时我的女儿还未满周岁,如今女儿2岁了,这期间也听了不少付费平台的讲书,了解的东西越多越能明白故步自封不学习的弊端。学生时代为了应对考试升学,加之自己觉悟不高,并未好好读书,大学毕业后更是忙于工作,基本没有看书。而今明白很多东西在书中已经讲得很透彻,只要拿去用就能让生活更美好,让工作效率更高。
当我领悟到“思而不学则殆”,我制定了自己的读书书单规划。今年7月,一口气买了近60本书,其中有七八本是关于《论语》的,以前除了在课本中学习过论语的只言片语,一直没有系统的认真读过。这次依次读了南怀瑾、王大毛、钱穆、李泽厚、杨伯峻、李零、梁漱溟几位先生的或译或解,每位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不同的理解,每个人眼里都有一部论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我读论语,不敢说成一家之言,但是我想从中汲取营养,聆听千年前的教诲,用于当下。本人才疏学浅,眼界也不够深远,理解当有深浅,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而能时时温习实践,不也很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恼怒郁闷,不也是君子吗?】
“说”通“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每章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作为篇名,因为是语录体,所以虽然这是论语首章首句,但并无特意为之的意思。我们都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咱暂且不谈治国,只要我们能在学习过后,去做改变去践行就对得起学这个字,哪怕只学了一句话。“学而”这句话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但做起来却着实很难。
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进程,如今互联网更是加快了节奏,基本上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吸引我的注意力,疲于游乐于手机上的各类信息,但是自从我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以及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后,我卸载了手机、电脑上的娱乐软件,不再刷小视频,以终为始,设定目标,敦促自己早起,把每天的24小时合理分配,主要精力做重要不紧急和重要紧急的事情。从中我明白了学习不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段文字,不是把网页存一个书签,而是要做到温习实践,真正的内化才能感受学习的那份快乐。
平时亲朋好友一起聚会当然很开心,但这里的朋友可以理解更深入一些,真正的朋友是知己,知己相聚,就不是为了一顿饭、一杯酒,而是能互相给与力量,分享近期的进步,互相激励,走出困惑。知己难觅,关键在己,因为我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哪怕结婚也是因为双方气息相投。
“人不知而不愠”和后面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等都是一个意思,要做到不向外找,即使真的是别人不了解自己,那也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加上人很容易产生认知失调,所以纠结于别人眼里、嘴里的自己不如做好自己,当然前提是不做违背道德法律的事。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详细讨论了我是谁?我有什么?别人怎么看我的三大人生哲学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我是谁才能决定人一生的幸福。禅宗里讲众生为果,菩萨为因也很好的说明了本我的关键性。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讲过“没有人能让你生气,除了你自己。”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很难,如果真的做到了,我想气质和境界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会朝着这个目标精进,“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
“学而”这句话也从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学习的结果简单明了传达了孔夫子治学之道。谈到学习,我切身的感受到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从父亲身上我看到很多技术工种在慢慢淘汰,如果人一辈子只有一个技能,个人反脆弱能力就很弱,孔子在礼乐射御书数都很精通,所以我决定要自学或者报班学习一些其他技能,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实操,做到“君子不器”!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欢迎私聊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