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中不仅包含治国安邦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事、为人之道的小智慧。“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成就了不世之功。只可惜历史只记住了张良,记住了刘邦,记住了大汉王朝,却把《素书》弄之脑后,以至于强良逝后几百年人们不知数数为何物,如今我们能一赌其风采,还得感谢晋朝那个盗掘张良基的盗墓城。珍惜这灭之不易的姻缘,让我们细细品味素素的奥妙所在,你将受益无穷。
《素书》的作者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战国末期的大智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却很深邃,其学说即使尧、舜、禹、文王、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也无法超过他。他知道秦朝就要灭亡,汉朝即将兴起,因此把《素书》传给了张良,让他替天行道,帮助刘邦灭秦兴汉。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秦始皇一统天下而灭韩,张良为报灭国之仇,于公元前218年组织一干人马密谋刺杀秦始皇。但由于计划不胄仓促行事,整个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秦始皇毫发无损,张良却被迫远走他乡,亡命天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给年轻的张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轮廓:血气方刚、做事冲动、有勇无谋。显而易见,以他此时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难成就一番真正的伟业。转机就在张良沦落到一个叫下邳的地方时出现了。具体的过程到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当时的张良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场合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位老人故意将鞋抛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鞋又穿鞋,最后认定“孺子可教矣”,并告诉他:“读书则为王者师矣。”经过了种种苛刻的考验,老人认定张良“孺子可教矣”,遂收其为徒,将一卷帛书交予其手,并另行交代:读此书者可为帝王者师,十三年后你再到济北的谷城山下找我(“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三年,子求:我与济北谷城山下”)。这本书正是《素书》。
西汉谋略家张良的智蒙书,此书: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听以此书著者黄石公说:读此书可为帝王师矣。素书彻底改变了张良,使他从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变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王者之师。他帮助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的危难之局。
《素书》原文并不长,仅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就是这样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例:第一篇的第一句就是:“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就是正心,德就是修身,仁就是齐家、义就是治国、礼就是平天下。所谓道,就是人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所谓德,就是指人在生活中的所得。所谓仁,就是友爱。所谓义就是办事时要合时宜,处事要得体,要让别人感觉到舒服。所谓礼,就是尊重别人,要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敬畏之心。
今之人,少有接触经典者、少有阅读经典者、更少有悟透经典者。殊不知,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其永恒不变的处事经方,永恒不变的人间真理,永恒不变的宇宙法则。然而,真理或叫哲学类的东西,总让人觉得玄妙无比,特别是以中国经典这样的“高水平文字游戏”,宇宙法则,在如今科技雄霸天下的世道,更为世人所不屑。而作为经典继承者的国人,更是深谙仿科技之道,难识经典之微言大意,更难懂其神,使我们的经典永远成为了古人的遗训。
经典的悲剧命运,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当然也和国家与民族的心态有关,国民之心态,多以追逐急功之利、浮躁之性情纵横于世,而经典这种带点传统色彩的语言文字,显然难以满足凡此种种的短利心态,殊不知,经典才是最大的利,关乎个人得失幸福、关乎企业长生久视、关乎民族存亡、关乎国家命运的大利、长利,作为国人,我为此深感遗憾和忧虑,但“我”之于世界,“我”之于国家又有何“用”,“我”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我”能否成型,成儒家倡导之舍身取义之型,又或者成道家所言之“顺势而为”之型……实不可知。
读完这本书后,我领悟颇深。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豫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惰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这本书所讲述的道理,虽然表现的方式不相同。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这些道理虽然不深奥,但却是无数人经验、智慧的总结。今天的我们,如果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细节之处。那么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还是管理都可以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