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起源在什么地方记得不太清,只是,在欧美的国家,这种风格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很多,也有很多很好的作品。艺术有很多种,但载体其实很相似,文字,图画,摄影,建筑,雕塑,音乐,电影,歌剧,等等等等,哥特式的鬼魅风格也由这几种载体表现出来。
哥特(goth)这个词,百度百科上解释为:最早来自一个部落的名字。是不是这样也不能确定,毕竟没有去翻历史。我感觉:哥特的态度在于:不可救药的沉迷于黑暗、死亡、残酷等一切和光明相对的东西,但这种沉迷不是普普通通的沉迷,而是和高傲、淡漠、孤独,脆弱,甚至是善良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哥特对光明也有着强烈的向往,只是这种向往被层层的黑暗面包裹着,GOTH绝不会把这种向往表露出来,因为在GOTH的艺术风格里:黑暗是高贵、真实、永久的。光明即使美好,也只是短暂的,脆弱的,而且,有些又是虚伪的,虚伪的光明面在GOTH的眼中才是最丑恶的。被黑暗浇灌的光明才会长成光明原本的样子。只有被黑暗包裹的光明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强大,才会真实。裸露的光明面,只是易碎的琉璃。
沉迷黑暗,向往光明,GOTH是矛盾重重的艺术风格,不过,大概正是这种哥特特有的风格,才会使其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并在各个领域发展壮大。
愛坡伦作为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通过文字表现出哥特的风格,只是他的文章我一篇也没看过……此外,我觉得希区柯克的作品同样很GOTH。在看过的文字里,黄俊郎的歌词,像《以父之名》我觉得属于这一类,比如这些:落满灰尘的家徽,我擦拭了一夜,孤独的光辉,我才懂的感觉。猫头鹰在窗棂上,隔着远方眺望,通向大厅深处的长廊,有着说不出的沧桑。没有喧嚣,只有宁静环绕。我慢慢睡着,天刚刚破晓。还有《夜的第七章》:事实只能穿向,没有脚印的土壤,突兀的细微花香,刻意显眼的服装,每个人为不同的理由戴着面具说谎,动机也只有一种名字那叫做欲望。越过人性的沼泽谁真的可以不被弄脏,我们可以遗忘原谅,但必须要知道真相,被移动过的铁床那最后一块图终于拼上,我听见脚步声,预料的软皮鞋跟,他推开门,晚风晃了煤油灯一阵,打字机停在凶手的名称,我转身,西敏寺的夜空开始沸腾,在胸口绽放艳丽的死亡,我品尝这最后一口甜美的真相,微笑回想正义只是安静的伸张,提琴在泰晤士。这些文字有着一样的风格:黑暗,华丽,压抑,但又有些纯真、脆弱和善意。
哥特的绘画和摄影的底色一般都是漆黑一片,墓碑、骸骨、惨白的脸,乌鸦、乌云布满的天空,十字架等等都是常见的意象,总之,想在哥特的画面里找出阳光明媚一般是不可能的。有些画面确实使人感到压抑,心情差的时候最好不要看。
说哥特的电影就不得不提好莱坞的黄金搭档:提姆伯顿和约翰尼德普,他们是非常好的导演和演员。十一二岁的时候第一次看他们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哥特电影的开山之作,虽然当时根本不懂爱情,但还是被电影深深震撼,尤其是爱德华的眼神,和片尾从城堡里涌出来的雪花。除了这部,还有《僵尸新娘》,《鬼妈妈》,《断头谷》,听名字就觉得一部比一部恐怖,但大部分其实是充满温情和善良的影片。用层层的黑暗和恐怖当做表象,包裹住美好的事物,是GOTH一贯的风格。我一直相信,黑暗面只是GOTH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并不是要伤害别人,光明始终是GOTH的真正模样。
音乐里,像Within Temptation和Dreamtale这两支欧洲的乐队,我觉得很好听,Dreamtale听的少,觉得他们的The Dawn很好,配上魔兽世界的MV,他还有一个新名字:《亡灵序曲》。Within Temptation听得比较多,Memories、Faster和Shot in the Dark我感觉最好听。黑暗重金属里往往都是:密集的鼓点,电吉他、贝斯,但是如果钢琴声搭配得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使音乐不那么杂乱,不让听者觉得反感(比如The Dawn开始的钢琴声我觉得就是典范)。
哥特的建筑在国内很少见,在国外有很多,尤其是教堂,哥特的建筑往往有:高大的圆柱,花纹,很高的屋顶,屋顶上布满了壁画,而这些壁画往往和宗教有关。
我想:也许,与其说GOTH偏执黑暗,不如说是偏执于真实,以及自我保护,只是GOTH里有太多对光明的不信任,因此坚信黑暗才是真实的。黑暗是痛苦的,但虚伪的光明更让人痛苦,两害取其轻,因此把对光明的渴望埋在心里,周围布满黑色的氤氲,给外界不可靠近的印象,但其实真正害怕的是GOTH本身。所以,很多作品既有黑暗的感觉,又很脆弱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