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经很想当一名演员,觉得自己注定度过乏味的一生,如果能成为演员,在舞台上体会不同的人生,不一样的喜怒哀乐,不等于一辈子过了几十辈子一样么。可惜这个愿望注定没有机会实现了,所幸是能从书中看看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
前一阵子读《俗世奇人》,勾勒了清末明初的天津卫形形色色的人物,觉得有趣,看完还不过瘾,又看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苏小旗著的《平生》,一下子抓住我的视线。
如果没有在东北待过,即使是与作者年纪相近,也很容易发现和周遭环境的不同,这些不同给人感觉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渗透在文字中的。
就是这28个脱胎于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东北四十年代至今这么几代人,作者的爷爷奶奶辈、父母辈、到自己这代人的故事。这本书的文字里透着一股疏离,用词都冷静到几乎不带有太强的感情色彩,像是新闻记者一样。
稍微富于感情一点,就容易跌陷在《平生》的细节里。比如写老侯掉进水淹死了,先是“找到愿意捞尸的人后,那人开价两千。老侯婆子转身就走了:反正人都死了,活着的时候不见钱,死了还要我搭钱,不捞”。老侯的结局就在紧接着另起一段,是“后来老侯的儿子与捞尸人协商,花了一千块钱,把老侯的尸体捞了上来”。关于捞尸这件事情,放在我的眼里,必然心里要嘀咕,思绪不自觉地就飘远了,2000年的一千块钱,应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了,怕是捞尸人一个月生活费得够了。这人一死,为什么就这么招人忌讳呢?这人的一生周围都是熟悉的邻居,人也刚掉下不到一天,就没有人乐意找寻找寻了?可是作者不管我的一肚子意见,就捞尸这件事情,可是再也没有着墨了。大概作者是定了这老侯呢,就写他开小卖部以及和同样开小卖部的老李置气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捞尸的事情,既不了解细节,也和主题无关,不多写也罢。
大约也恰恰因为此,《平生》才能在短短的几页中写尽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一生。一本书看完,几乎很难找到让人觉得还有些欣慰的人生,大都应了封面上的“薄凉的尘世”。
人生最惨烈的一部分都被苏小旗拿出来淡淡地说过,有些甚至并不是一个人生故事中最重最响的鼓点,但是都敲击着人的神经。年轻时若与他人有些不同便会被欺负,成人了却天灾人祸总有躲不过去的,好不容易争气发家了却又犯了法,老了若是生病子女照不照顾都失了尊严,实在是熬不下去咽下百草枯。整本书里大约只有三姥爷的一生算是平平稳稳了,虽然两口子不育但一样领养了个小姑娘,可是想给大家做点事吧却还落下闲话,着实让人心疼。
不知道,是不是所谓“想太多”大约就是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以保障之后才会产生的,如果一出生就困于生活,大约能够活下来就是所有的意义了,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只有跳出来看才会觉出深深的不易。有时候啊,真想直接到自己生命结束得时候看看,这一生究竟是怎样的,换个角度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吧,只愿所有人一生都只有《平生》中的淡然,而无其中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