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茶
煮茶?不是泡茶么。本来就是开水冲茶,何必再去煮呢?茶道教程上讲究几秒出汤,哪有功夫煮啊,把泡茶当煎药呢!
“煮”的本意,是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还有“煎”“熬”“烹”甚至“焙”等字。
今天的茶是人们休闲解渴和社交的饮料,究其起源,确实与药有关,“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草本拾遗》一书也说:“茶为万疾之药”。所以,人们对它的加工方式,也和药一样,先加水,然后用火来煮。如苏轼就曾写过《试院煎茶》《汲江煎茶》等著名的茶诗。
在唐朝以前,人们喝茶都用煮茶之法,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四之器”“五之煮”,都是对此详细的描述。那时的成品茶要制成饼状,比如宋朝的龙团凤饼,算是当时茶叶中的“LV”了。现在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其成品依旧是饼状。
古人煮茶,充满仪式感。先取茶饼碾碎,烧水,看水的沸腾程度加入碾好的茶末,伴以佐料,调成茶汤,经过一套复杂的程序,一杯茶才算大功告成。唐代诗人郑愚曾有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喝奶茶、砖茶,喝法依然是先煮后饮,或许仍是传承着古代的饮茶习俗。
明清时期,随着散茶成为主流,在大部分饮茶地区,煮茶逐渐被泡茶代替,省去碾茶的麻烦,烧一壶水,随时可泡茶。也因其简便,饮茶之风得以从王公贵族、文人雅士走向劳动人民,现在我们说“茶为国饮”,应当是从散茶时代开始的吧。
其实,在绿茶产区的江南农村,也还保存有煮茶的习俗,只是藏在深山,城里人不太常见。
江南冬日,天寒地冻,湿冷的气候更觉寒气逼人,山里人家没有空调地暖,取暖的主要方式就是烤火。泥墙木柱的老房子,没有天花吊顶,四面透风,虽然冷清,但却适宜在室内直接生火取暖,其烟气可以自然排出,不会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与北方的土坑和外国的壁炉不同,江南的火塘直接挖在偏房中间的空地上,四周砌砖,多为圆形,也有六角或八角形的。冬季来临之前,农人们会早早地准备劈柴、树根之类的烧火材料,也有直接买来粗壮的木炭。准备烤火柴,如同腌冬菜一样,是农村准备过冬的大事情。
清早,一般是男主人先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火生起来,让房子充满暖意。吃罢早饭,除了喂猪饮牛之类的日常活计,没有其他农活可干,一家人守着火塘,做些针线、抽袋旱烟。有邻居来串门,聊些家常,其乐融融。烤火时间长了容易口干,如果再磕点瓜子什么的,更需要大量补水。这时,煮茶便会派上用场。
山里人煮茶的方式简便又充满智慧。火塘上方,挂两根直杆,主杆挂在房梁上,副杆上下各有一个铁环套在主杆上,方便上下移动位置,尾部有一个铁钩用来勾住茶壶。茶壶多为铜质,也有铁壶,外表早被经年的烟火熏得漆黑,难辨铜铁。水壶吸收着火塘上方的热量,家人围坐在四周,人与壶共享一塘炉火,互不妨碍。
煮茶时,先往茶壶里灌满山泉,然后放入一大把自家炒制的大叶粗茶,拉动副杆,将茶壶调低置于火苗上。不一会儿,壶嘴水汽飘升,壶水渐渐吟唱起来,干燥的空气中有了湿气的氤氲。等听到壶盖欢快地跳起舞蹈时,茶水就开了。这时,将壶稍往上移高一点,适宜保温,随喝随倒。长时间的高温充分逼出茶汁,煮过的茶特别浓酽,平时三泡无味的绿茶,在火塘上的茶壶里往往从早上一直煮到晚上,中间添水,一般不用再加茶叶。
这样煮茶猫冬的日子,一直要持续到冬去春来。气温升高,不再需要烤火取暖时,火塘熄了,煮茶的工具也被收起,农人们又开始一年活计的忙碌。等光阴流转,寒风又起时,再启火塘,煮茶也重新登场。
这种煮茶的风俗,谈不上高雅,更没有什么仪式感,但胜在浓浓的烟火气,融入生生不息的乡土,成为农村的生活日常,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来来去去。
人生草木间,是为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