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或许为许多女人笑过,却只为她哭;或许有许多喜爱的儿女,却只考虑立她生的孩子为太子;或许真心喜欢过很多女子,却只为她精心包装形象,在史书上并肩而立。
她是大唐最“贤惠”的皇后,后代皇后的典范——长孙皇后。
许多人因她贤惠、屡屡劝谏帝王的故事,就觉得她严谨刻板,缺乏情趣。但细思唐朝风尚,她一定不是只因贤惠而令李世民另眼相待。
关于李世民爱不爱她,个人认为,唐太宗毋庸置疑是珍爱她的。首先,隋唐奇女子很多,李世民后妃中不乏出色的世族之女,但她的皇后之位从未动摇;其次,李世民和她的大儿子兵变造反被废,另立太子也只在她生育的儿子中选择;再次,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常常呆望昭陵,默然落泪,若只是有情无爱,不至于此;最后,李世民后来最宠爱的惠妃徐惠,人称“有长孙遗风”,是不是“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天可汗”李世民不仅下马能文,上马能武,还能歌善舞,他创作的《秦王破阵乐》,是当时有名的大型歌舞,百人齐跳,鼓乐昂扬,力量与柔美变幻交融,音乐带着气势跳跃飞舞,李世民不仅指挥排练,还亲自参与其中,众人同乐,打造出这样的场面需要深厚的舞乐功底,也是李世民打破惯有印象的事例。
诗文武功,不足为奇,最令人惊讶的是,李世民酿得一手好葡萄酒,用亲自酿造的葡萄酒宴请大臣品尝,连酿酒师魏征都请教其秘方。能把业余玩成这水准,是李世民做事的态度。
李世民还有许多情感传说,他的远房表妹前朝公主杨妃,生于天家嫁于天家,一生在宫廷中生活,贵气非凡;他的萧昭容,前朝皇后、杨妃名义上的母亲、他的表婶,他一见倾心就纳入后宫;他的弟媳,在当年玄武门之变后,弟弟死了,弟媳留在自己身边……虽然传说有不可信之处,但李世民儿女众多不可否认,以他的才能身份,最不缺才貌佳人。
可是,只有长孙皇后敢各种进谏。她十三岁嫁入李家,从秦王府王妃到唐宫母仪天下,一路韬光养晦,跟随他的步伐,是少年夫妻,也是青梅竹马。他们有默契,互相懂得,一起做过好事坏事,在通往皇权的不归路上彼此信赖,给对方不可替代的安全感,这是生命中绝无仅有的珍贵感情。是长孙皇后的智慧,让她有能力和他并肩走上顶峰,是彼此信赖和珍爱,让她敢于直谏。
老谏言就不可爱了。长孙皇后不傻不天真,能陪男人指点江山,还能把后宫一群女人管理得井井有条,单纯的贤惠是做不到的。她熟读经史,自然知道吕后的故事,她的容貌未必是最美的,却一定是美丽的,出身贵族,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有聪慧的心智,见识过世上最精致最恢宏的事物,气质上就不是寻常女子能相比的。
她的形象被包装得太严实,与李世民明君对应的贤后,塑造得贤良淑德,却比较单面。从两件事却可见真实的她个性有趣,富有才情。
一是长孙皇后的诗《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兰闺艳妾”,贤后的诗美艳中灵动俏皮,一气呵成,这绝对是她的真性情。
二是徐惠的一件事。有一天,李世民下诏叫徐惠过来,徐惠回了一首抗旨诗《进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凭什么你一道旨意召之即来啊,我就不去!
这大胆的诗,带着赌气撒娇的意味,李世民看罢哈哈一笑,不但没怪罪,还马上去看她哄她。
这是徐惠的性格,“有长孙遗风”,那长孙皇后岂不是比她更加“大胆”?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大笔渲染《兰陵王破阵舞》,追忆长孙皇后的飒爽英姿,那支舞是剧情需要编写的,但若说长孙皇后善英姿之舞,倒真说得过去。
智慧的人终归是幸福的。
长孙皇后有“贤德”的名声,更有守护内心做自己的本事,随后人怎么评说解读,李世民只称她为“佳偶”,一个女人,和自己喜欢的人走完一生,得到他的尊重与爱护,得到他最好的一切且不可撼动,得到他刻骨铭心的怀念,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