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看完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孩子经历了成长的痛楚,还好长大了!爸爸对孩子的爱,还好孩子理解了,作为一名家有初中生的二胎妈妈,我感同身受,那种做为父母面对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无法沟通时的无力感,那种孩子内心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宣泄时的痛苦感,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美食触动味蕾,是因为味道独特,故事引起共鸣是因为直揭内心,作为记录中国家庭教育现实的影片,留给了我们家长与孩子诸多的思考。
影片的开头是李玩迷茫的双眼,影片的结局是李玩的弟弟在溜冰场学习溜冰时一次次的跌倒,一次的哭泣,又一次次的伸手求助,最后只能靠自己一次次的站起,我们先不论影片中的各种矛盾,单从开局与结尾我们就能知道影片所要变达的就是人终究是要成长,有些痛楚只有自己学会承受,只有经历过,才能在痛苦的裂变中长大!
影片以一条叫做爱因斯坦的狗为主线,从买狗,爱狗,丢狗,找狗,到再买狗,杀狗的过程讲述了离婚家庭中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13岁女孩李玩内心挣扎与困惑的成长心路历程。
我不喜欢把叛逆这个词用在李玩的身上,因为是现实的无奈让一个13岁的女孩变得敏感而又缺乏安全感,所以她才会把感情寄托在一条温顺的宠物狗身上。不过说实话,这个离婚家庭里的孩子还是幸运的,因为不管是爸爸,后妈,还是爷爷,奶奶,堂姐,她们都会在意李玩的各种感受,爷爷说李玩这个名字当时取名时是胡闹,所以孙子的名字不能随便,就叫昭昭吧,寓意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从起名字不难看出,爷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但这并不表明爷爷不爱李玩,相反,爷爷奶奶对李玩的宠爱并没有减少,他们处处考虑李玩的情绪,担心自己做的不好让李玩受到委屈,所以即便是反对养狗,两位老人最终还是把狗留了下来,爷爷还每天帮着溜狗,当狗丢了,当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商量怎么告诉李玩的时候,我体会到了那种作为家长的不易。那种小心翼翼就怕说错话的样子,相信作为家长都曾有过,爷爷奶奶对她的宠爱,与爸爸对她的严厉,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家庭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因为李玩坚持找爱因斯坦而意外将爷爷推倒导致爷爷腿受伤,奶奶为找李玩而导致奶奶迷路回不了家,李玩的任性最终导致了父女之间矛盾的升级爆发,爸爸控制不住打了李玩,事后爸爸的内疚,李玩的彻底失望,真实反映了我们每一个家庭中都会出现的这种事情,教育孩子到底该不该采取打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成长的代价就是学会承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需要及时的化解,如果得不到化解,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其实成这些问题的所在的症结就是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如果爸爸开始不是因为担心李玩接受不了弟弟而隐瞒她,也就不会出现后来带她给弟弟过生日时断崖式的失落,如果不是爸爸开始用逼迫的方式让李玩由喜爱的物理社团改为英语社团,也就不会在李玩的心中留下隔阂的阴影,导致本来胸有成竹的演讲比赛在看到爸爸出现的那一刻彻底崩溃,如果不是爸爸为讨李玩欢喜,给她买一条狗,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如果不是爸爸后来让李玩代他喝酒,李玩就不会对爸爸失望,当我们对孩子物质上的给予超过了精神上的给予的时候,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就发生了倾斜,当孩子不再向你倾诉心中的声音,也就为后来各种矛盾的产生做了铺垫。
而各种矛盾的积累过程中凝聚了父母对孩子的沉甸甸的爱,也积满了孩子各种反抗的声音,作为父母我们要学着与孩子一起成长,经常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当然了作为孩子也应该学着去理解父母,有句古话说的好不养儿不知娘辛苦,所以学会去理解父母的不易,理解那份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么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会变小。
所以对于这部影片我的看法或许与网络上有所不同,我的观点是爸爸是好爸爸,因为他的爱是真实的,孩子也是好孩子因为承受住了痛苦的裂变,长大了,人这漫长的一生中,到底会经历什么没有人会知道,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心,又如何能在以后的岁月中迎接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父母不可能是孩子永远避风的港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为父母,要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停的学习,做为孩子也要学会如何让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