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Uber 在运营策略上到底厉害在哪?
背景——
2014年12月左右开始用UBER,当时UBER已经将新用户推荐补贴50元一人降低为30元一人了。由于自己做产品,所以每次坐UBER都会跟司机聊天了解一些细节。
我的回答——
真的是运营牛吗?难道不是够有钱吗?
估计补贴可能都几亿了。(假设一个司机一天早晚高峰接4单,每单高峰补贴补25那就是100,0.8倍补贴假设是80,一周就是1256,如果满50单就是800补贴,算下来一周很保守的估计这个司机一共大概会拿到2000左右补贴,一个城市假算1000司机,就是200万。这只是一个礼拜。还不算介绍的优惠券)
深圳的Uber 司机,每单不但不收提成,还另外补贴0.8倍,早晚高峰每单再给25!这还不够,每周满50单一次性给800!上海还更高,而且据说有专门的刷单群,司机不赚乘客钱(因为Uber很便宜),专赚补贴。
Uber乘客,隔三差五30或15优惠券,前段时间连续送了8张也就是120元,还感谢排外的微信,每次封号Uber公众号,我们乘客就会得优惠券。就算不给优惠也比的士便宜很多。除非不知道或者不打的,不然谁不用呢?我们天天打Uber上班,有优惠券时免费坐车,没优惠券时三个人一起也比地铁便宜。**至少省了五百了。
最初介绍一个新用户打车双方都能得50,现在是30。司机中互相介绍好像是补200。这么补贴下来,已经大半年了,基本没见过广告,全是口口相传。这得是多有钱!甚至大家都努力各处散播自己的邀请码**(见过利用公众号假装介绍优步使用方法实则赚新粉补贴的,不要太划算!)
每次跟Uber司机的交谈中,了解到很多只跑上下班的兼职司机一个月都能赚一万多,上海的司机据说刷单一周赚到三万。一个朋友的朋友失业了跑Uber,一个月两万多三万多。真金白银的创收啊!不是深圳限号,估计很多人想买车跑Uber了。
附带提一句,司机们说不是不得已不用滴滴,因为滴滴不补贴还收提成。而且我第一次用Uber还是滴滴的司机推荐我用的,因为有一部分司机是既注册Uber又注册有其他打车软件的。
这一切的用户口碑不是因为小清新的“每个司机都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好吗。诚然我喜欢Uber派车而不是抢单制度,明明白白告诉我有多少愿意接我的车而不是看着很多车其实一个司机都不愿意来。我也喜欢Uber的登陆画面。喜欢Uber简单。Uber司机大多素质也比较高。但是,这都不是他占领用户的理由,对用户而言同档次服务下的优惠才是硬道理。对比例证就是,Uber对安卓用户是场灾难,各种致命性Bug,要重装甚至有时无法绑定支付宝,而且没有客服电话。但用户在这么逼疯人的用户体验下还是愿意用,差别就是优惠啊。像这种财大气粗的公司,没法跟他比运营…
服务质量管理上,Uber的司机没拿到乘客五星评价,是没有补贴的,所以好几次Uber司机有什么火气或者服务不周,都会反复解释。所以即使没有客服电话,大多司机还是很好的。
最后,还在观望的筒子们,我的邀请码是tidi6……30优惠券哦(更新:8月份开始又升到50了,但不能分开用)!可以分开用!起步价15的话就是两次免费坐车啦!
2015年5月19日 修改 — —楼上说滴滴和快的等其他家也在这么做的,估计是后面的说法了。滴滴和快的的确补贴过一阵,但时间很短,双方合作后就没有了。Uber补贴虽然低调,但是时间相对长很多,而且注重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这点是其他软件没有做到的。不过现在真的是看谁家有钱补贴多,虽然PM们不一定想承认,但是这种生活服务产品毕竟服务体验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抄袭的。看看1号专车启动界面有多像Uber,还有现在的1号快车多接近派车机制。。。我可以说除了部分小资人士,大多数消费者觉得这些软件除了价格和效率,其实没什么差别吗?
这个市场就跟前几年的电商似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又不像QQ一样有朋友关系的壁垒、不像豆瓣有社区的沉淀壁垒、也不像游戏一样有积分的壁垒,并不足够独特形成用户粘性和足够的忠诚度,就靠砸钱了。你砸够了,烧不起了,别人才刚开始烧,你的用户就会流失。Uber前景如何,其实看Uber能不能最大化发掘它的初期忠诚度的潜力了。
脑洞一下,Uber这么有故事的车,我跟不少司机聊过很多,如果Uber做社区或者小组或者心情日志,发现同路人,发现同个城市不同的故事,应该会很有意思。比豆瓣的世界观和视野会开阔很多吧。
2015年6月17日 更新——大家来猜测一下,打车软件的差异化会怎么做?
A.从质量敏感型用户需求出发,走贴心服务(小众高端)路线,想办法提高师傅的服务,发挥文艺范借助出租车这个活动平台搞各种活动;
B.从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出发,走丧心病狂为用户省钱路线,你可以找到别的路线相似的用户拼单,你可以搭这个车得到各种饭店和酒店的优惠券,顺带给这些商家做广告,等等;
C.向彻底免费路线努力(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路线),想办法让其他什么行业来让买单;
D.走多元化路线,婚车,企业专车,旅游大巴,统统包揽……欢迎更多脑洞。。
2015年11月11日 更新——
觉得滴滴在抓商务人士上的运营的这招做的很不错。最近了解到滴滴的用户有会员制,打车有积分,累计越多,折扣越低,而且积分可以换礼品。商务人士经常需要打车,而且商务人士很多也无法经常关注不定期的补贴活动,所以这样的长期会员制度会让这类型的用户更有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