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凑书单的时候,买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正如书名所说,全书汇集了柏杨先生在各个场合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与杂文,对于一位不是很了解柏杨先生的人,感觉他怎么到处宣扬中国人的不好,但读着读着发现说的那些事情,是真的说到了中国人的痛处,这么几十年过去了,不管是附会的,还是真是心有戚戚的,在若干的柏杨说过或没说过的丑陋的地方都有了些新的发挥。
按说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人,要对自己民族的性格发表什么言论,也太不自量力了点。不过读了这书,确实有些想法,想着说出来做一家之言,也没什么不好吧。说的好了,可以聊作自慰,晚上睡着了也可以偷笑一番;不好了,也可以立此存照,待到有了新的见解时再来推翻它,也不用觉得有什么太丢人的。
我以为,中国人所有的丑陋的根源,在于自私。
这个说法肯定会让很多人觉得奇怪。我们不是不断的批判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而说中华文化的好处是集体的团体利益为先吗?怎么到了这里反而说中国人更加自私呢?这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这是两样不同的自私。实际上,就像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面说的,所有个体都是要把自己的基因最大可能的遗传下去的;从这个进化论的观点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维护个人利益的自私这个层面上并没有多大的 区别,谁都想自己过得好些,这个自私应该可以算作人的本性吧。只不过问题是,西方人固然自私,却也同样承认别人也应该有自私的权利;中国人自私,却是希望这个自私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西方人这种受限制的自私很容易看到。你固然可以把一个擅自闯入你的领地的人加以处置而不需负任何责任,可你却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而有污别人的视听。社会上制定了规则,立了法,只要你别越了界,伤害了别人的自私的权利,那么就由你怎么去折腾吧。
可是在中国人这里,自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界限的。大致的意思是,我想要我自己好,我的家人好,我的朋友好,我认识的对我好的人好,我不认识的但我觉得好的人好;至于这个好要不要付出另一部分人的代价,其实从心底里并不是太关心。就像说公共场合下的喧哗、随地吐痰之类的,自己爽了就好,至于其他人的利益是不太用操心的。
这个不受限制的自私的想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举一些例子。
首先,虚伪。每个人都想要不受限制的自私,但心里又明白自己的自私是可能妨害旁人的自私的,这个旁人未必就那么乐意让你这么自私。所以怎么做呢?一个解决之道就是去宣扬违背人的本性的所谓的高尚的不自私,比如在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所谓‘感动中国’的那种评选,教育别人要无私奉献,那么我就可以拿到你的放弃的那部分利益了。结果是整个社会都在努力的制造道德模范,言不由衷的对别人说,道德应该是那么的高尚才行啊。
其次,怯懦和欺软怕硬。因为每个人都自私,但这自私却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在有能力侵占别人的利益的时候,那就占,所谓欺软;在受到强权欺压的时候,因为预计到反抗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暂时性伤害,所以并没有多少反抗的欲望,所谓的怕硬。这种自私而来的 怯懦也使得人不太可能主动去反抗更大的强权的制度,因为这于个人的损失可能更大,所以使得社会有保守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