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个星星
图文/石丰
王乐镇,于老家村子西南方向2.5公里处,骑电动车15分钟即到。是老家附近历史悠久的镇上集市,逢一四七日开集,今天是二月初一。
小时候,经常和祖父去王乐镇赶集,记忆中,被祖父不是背上,就是抱着,或者坐上架子车,被祖父拉着。而后到镇上,和祖父一起吃油糕,吃麻花,喝醪糟鸡蛋汤。
但祖父最喜吃羊肉泡馍,粗瓷大老碗,关中一绝,嗨出秦人的豪情。老碗装满泡馍后,被羊肉热汤浸泡得型如粮仓,让人直发眼馋,直摆舌头。祖父吃肥肉,我吃痩肉,他喝汤,或者我吃馍,或者一起边吃边喝,大多在同一碗中。咥饱这样的美味,是爷俩赶集逛会的幸福时刻。
如今,祖父已故去36年,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和他老人家同吃一碗,同睡一炕的童年时光,仿佛就在昨天。而祖父陪伴或者娇惯我的日子,也是让人最为难忘的一段金色年华。
昨夜的老家,续接着前日的大风,浓密的春云,在春夜和春梦中迅速集结。早晨起床,空气清新,四周静若无声,而春风也早已隐遁,一场春雨,如天气预报那样准确而至。
院中的茂草、芨芨菜和几根青葱,似乎一夜之间被春雨浸润得一片碧绿,生长得蓬勃欢实。水井旁边的柿子树,正在积蓄能量,迎接春天的到来。
吃罢早饭,父亲象往常一样,喝几口茶水,或者听一会儿秦腔。他说:今天王乐镇的集,可能让雨下塌活了。母亲说:老汉,我想吃王乐镇上的油糕和凉粉,雨停了,让娃跑一趟吧?
我没等父亲回复,立即回答母亲:妈,就是天上下刀子,也按最高指示办!母亲听罢,高兴地说:我娃,也在娇惯她妈呢。
大约一小时过后,春雨小飘,细如针尖,已无大碍,决定前往。出门时,遇到对门子兄弟,他开玩笑调侃说:哥,你回来时一定会下雨啊,哈哈……(石丰)
以下图文为今日王乐镇上的情景。
1/和老家叔打完招呼后,他说:今天天气不好,逛会的人可能不多。
2/老家镇村之宝——明朝朱元璋时期的皂角树,2级古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3/村里曾有老人说:他记忆中的皂角树,就这么大。每当夕阳西下时,此树即刻成为鸟雀们安家落户的乐园。
4/高寿的九爷,身体依然硬朗,他问我:你父母身体都好吧?
5/通往老家西村的乡间小路。
6/儿时的西村,鸟屎大小,只有一条短街。如今,至少增加两条,不止。
7/西村通往邻村——杨善村的新修乡路。
8/西村人家门前的卡车。
9/远处为杨善村,隶属大杨乡管辖。少时,和发小们晚上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在此看过许多部让人铭记于心的露天电影。
10/沿路的景象,一马平川。
11/赶集归来者一。
12/赶集归来者二。
13/赶集归来者三。
14/赶集归来者四。
15/赶集归来者五。
16/王乐镇,即到。因天气不好,今天赶集的人,甚少。
17/喂,存让,喂,存让,你妈想吃啥?我问她,喂,二舅啊,我妈想吃油糕。
18/面皮米皮,镇上的传统美食。尤其是妇女、媳妇、女子们喜吃,为什么。
19/笑容,是相互感应的,你先笑,她也笑。她若没笑,是她正忙着,没看见。
20/拍摄的技巧和角度都很重要,而且在瞬间决定,要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效果,需要眼尖手快,长期锻炼。
21/麻花,是镇上响当当的传统美食,有软有硬,自由选择,一元一个。
22/粘糕,红白相间,独具特色,王乐镇上的美食大品牌之一。
23/用什么刀,切什么糕。
24/卖粘糕的兄弟说:今天受天气影响,第二锅刚出,平时,第二锅在这个时间上,已经卖完了。
25/直击味蕾的粘糕,若有麻木不仁者,一定是不爱吃甜食的银。
26/鼻直口阔,浓眉大眼的帅气兄弟,密切配合,相互帮忙。哪个剧组需要演员,请联系我。
27/为了拍好一张照片,必须要客客气气,或者立即予以说明,减小对方顾虑或误会,叫姨叫姐叫婶子叫大哥,才能拍得轻松自然,亲切祥和。
28/油糕,娘特别点名。
29/如今,其特点为圆形,但是,印象中为扁形。
30/凉皮摊子。
31/凉粉,娘已点名。
32/偶遇,正在榨麻花的初中老同学(右)。她一声直呼我名,我半天没有反应上来。
33/要快速穿越时空,追寻同学印记,进行现实对应,无论是老同学的面貌和体态,已让时光打磨得今非昔比。
34/老同学非常客气,当即送我麻花,我不要,我推搡,我还是不要,她硬要给我,我不得不要。
35/搓好的麻花,待下油锅。
36/老同学的麻花。
37/量足个大,口感酥脆,生意不错。
38/地球不大,大的象个西瓜。在王乐镇,总能遇到和老家沾亲带故的人。
39/老叔便是。
40/有奖沙包游戏,进行中。
41/孩子们玩得兴趣正浓。
42/我来,我来,你先崩急。
43/哎呀,没有打中。
44/别玩了,咱们回学校吧,照相的人,发给班主任就不好了,有同学说。手拿沙包的同学,犹豫不决。
45/等待家长,两个准备回家的孩子。
46/娘吩咐的油糕和凉粉都已买到,还有父亲喜欢吃的麻花和醪糟。
47/已经行进在打道回府的路上。偶遇拉着锅碗瓢盆,准备过红白喜事的拖拉机一辆。
48/谁家的灯笼,被风吹在了麦田里,也当怂管娃。
49/这是一条通往“佛拉基米尔”的路吗?
50/“这人,这人,再甭拍了些,难看死了!”。回家路上,偶遇。
51/不得了,二郎大神的哮天犬,原来在此。
52/在母校,我和卖麻花的老同学上完初中,记得老同学那时学习成绩不错。
53/老家东村的一条路。那时放学回家必走。惹狗,打闹,追逐,玩耍。
54/回到家时,正值中午。娘吃到了油糕和凉皮,父亲也吃到了麻花和醪糟。
55/娘说:油糕和凉粉也好吃着呢,好像没有辣子夹馍好吃。
56/父亲笑了笑,回答道:一天吃了五谷想六谷,慈禧太后老佛爷能吃多好的!
57/娘近年听力下降,我特此做了“翻译”。
58/她高兴地说:这老汉些,我想吃个星星,你给我摘下来……
石丰2018年农历二月初一于老家
【石丰简介】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时代人物》杂志社主笔,独立艺术家,自由撰稿人,资深设计师。2018年荣登《时代人物》封面首刊报道。67年生于陕西,现居西安;自幼习画,年少时即有作品发表于杂志和报端。曾从事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相关设计工作,艺术跨界和艺术门类涉猎广泛,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秉持魔幻解构主义和几何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理念,以艺术的方式和角度,揭示人性本质,消解事物表象,解构现实生活,做有灵魂和有信仰的艺术。
《时代人物》是中国第一本与美国【时代】周刊具有天然姻缘的大型时政综合类期刊。坚持以“全球视野、中国高度”为标杆,团结全球学界、文化界、思想精英,深入时代的各个方面,梳理海量信息,用朴实、深刻的表述为您提供最具价值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