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上海出差,顺道来了杭州。短暂的两天停留,印象不是特别深刻,只有两个字:湿,热。去了西湖,去了乌镇,太热,以至于模糊了我对这些地方的其他感觉。没想到,这么快,我又来到了杭州,还是因为出差,只是天气变了,心情也变了。
11月20日,原本讲课的老师因为时间冲突,提前一天讲完了,所以这一天空了下来。同行的小伙伴看同学去了,我去哪儿呢?暑假去乌镇的时候就曾纠结去乌镇呢还是去西塘,水乡应该都差不多,但还是想都去领略一下。最后选择了名气更大的乌镇,今天正好可以去看看,也好比比谁更胜一筹。虽说提前一天做了攻略,但毕竟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行,心中满满的期待夹杂些许未知的惶恐。
出发了,一切还算顺利。最喜欢选靠窗的位置,一个人静静听着音乐,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似乎时间都放慢了脚步,变得有了情调。
还是一如既往喜欢南方,我想我出生时,绝对是上天发了呆,让我生错了地方。在我无思乱想的时候,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像极了南方女子的低吟细语。我知道,这雨一时半会是停不下来的,我不担心,反而觉得是我的幸运,雨中的西塘应该是别有一番风姿与趣味吧。过了嘉兴高速,又进入了西塘境内,应该快到了,我检点了一下东西,拿出相机,想着如此天时地利,定要美美地拍几张!
终于到了,雨似乎也不那么大了,空气中似乎都要溢出水来。早就听说,来水乡,乌篷船是一定要坐的,不然就遗憾了。想想也是,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再加上烟雨蒙蒙,小桥流水,那就不要辜负这这美景了。买了船票,排队坐上了船。作为典型的北方旱鸭子,每次见了水都激动得不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应该是智者吧,哈哈!水乡不缺的就是水,水不缺的就是桥。穿过一座座的小桥,两岸的青砖白瓦房悠悠地向后退去,桥上看风景的人熙熙攘攘。由于是淡季,人不是特别多,些许的嘈杂声并没有打破整体的和谐清雅。我努力地将所有的美定格在镜头中,但还是觉得遗失了很多。比起经典的景点,我更喜欢捕捉那些被人遗忘的角落,那些不经意的一抹色彩,不轻易地擦过你的眼角,却值得让你再次回眸。冬季的江南,略显清凉,落了叶的枯木枝干映在瓦房的白墙上,像极了一幅淡雅而不失力度的水墨画。摇曳的红灯笼点缀着一笔一笔的墨色,不经意间在水中留下了她的倩影!
下了船,漫步在湿漉漉的青石地板上,右手边是流淌的绿水,又一批的游客在准备着登船;左手边是一家又一家的小店,精致的手工艺品和民族服装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对于这些我不是特别感兴趣,以前去过的山西平遥古城,重庆磁器口,云南丽江古城以及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无一不是这些玩意儿,让我对它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还有一点,店门前不停吆喝的店家也让我加快了我的脚步。匆匆走过,来到了送子来凤桥,这个名字的由来可是有故事的呢,相传有一大户人家,一直没有孩子,在这桥上走了一遍,便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于是便有了送子来凤桥。走过长长的廊桥,便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由一座小桥连接的,在这座桥上可以俯瞰整个水乡。
一个人行走,自由自在,一到拍照的时候可就发愁了,幸亏我带了自拍杆,不知是谁发明了这玩意儿,真要感谢他呢。拍照的人很多,我一个人摆弄半天自拍杆,招来许多人的异样和嫌弃的眼神,没关系,反正我谁都不认识。这时候一丝雨都没有了,静静的水面像婴儿的皮肤,光滑水嫩,两岸的景色映在水里,像躺进母亲的怀抱。午后的水气不那么浓了,在水面上飘散开来。慵懒的划船师傅将船靠在桥下,腿伸展着,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这眼前的风景,对于我们这些游客来说,是诗和远方,而对于划船师傅,他们的诗和远方又在哪里呢?
吃过中饭,我穿梭在一条条古老而破旧的巷子,灰白的墙上脏兮兮的,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斑驳的光影随意地投射在长满青苔的台阶上,这路不知有多少人走过,又有多少人记住?!如果我是一个男生,在这样的江南雨巷,我也会盼着邂逅一位结着幽怨的丁香姑娘。可惜,景还在,姑娘却走远了。
有一条街,都是主题酒吧。让我有了一种走在丽江古街上的错觉。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种主题式餐厅或是酒吧的,很有特色,也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喜欢特立独行,喜欢文艺复古。但是,由于商业化的需求,很多酒吧成了捆绑消费的主要阵地,成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艳遇之都,与经历了沧桑岁月的古镇显得格格不入。不知多年之后,这份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特色还能保留多久?
高高的白墙,窄窄的街巷,一抬头,是一线的天空与白云。古老的歌谣留下一串串的回音,弥漫在水乡的氤氲烟雾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走远了,水乡苍老了……
西塘,再见了,不知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