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妈说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起来,能不能眼里有点活?
上班报道那天,我爸说上了班机灵点,得眼睛里有活。
媳妇第一次进家门,我告诉她到了家里,你眼睛里有点活,别光看电视。
“眼里有活”似乎是我们给于一个人勤奋努力的最感性最直接的评价。
可勤奋又似乎不完全等于“眼里有活”。
“眼里有活”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的呢?
先举生活中常见的几个例子:
同样是没洗的碗,如果是你丈母娘家,你可能拿起来就给洗了;如果是自己家可能得等到一池子碗才会有所行动。
同样是该墩的地,如果是你们老总屋的,你可能会帮忙墩了;如果是自己家可能会叫声媳妇,如果是单身可能就不墩了。
同样是垃圾堆一样的客厅,如果是你女朋友家,可能会飞起来帮她收拾到一尘不染,如果是自己家,那就让我在垃圾里面带着吧,我这么呆着得劲。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情景,你的选择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前者就是眼里有活,后者就是眼里没活。
由此可见,“眼里有活”应该不是一个认知的问题。“眼里有活”这个活,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没刷的碗、该墩的地、没叠的被子、客人来了应该到的茶水等等,而你的眼睛如果没瞎,都能识别这是应该干的活。
可为什么同样的事情被我们选择性的处理了呢?
通过例子,我似乎找到一点原因,就是关系决定了我们眼里有没有活。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如何定义我们与相对人的关系,决定了我做不做这个事情。
如果你认为你与这个人发生的关系很重要,那么这个人身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你都会思考一下。
想想我们追女孩的时候,会每天想带她去哪吃饭,看什么电影,去哪玩。你定义了想和女孩成为的关系,喜欢女孩的程度,决定了你思考这些事情的时间和做这些事情的主动性。
把丈母娘家的碗刷了、把老总屋的地墩了、把女朋友家垃圾堆一样的客厅收拾了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上面这些都成立的话,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眼里有活”呢?
首先要定义我们与工作、与同事以及与领导的关系。
对于工作,是定位成混日子、应付差事、挣点工资的事情,还是定位成养家糊口,成就自己的平台;
对于同事,是定位成一群勾心斗角的混蛋,还是定位成一帮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战友;
对于老板,是定义成谁也不欠谁的上下级,还是定义成工作上的领路人,升职的依仗。
你定位的关系不一样,你的表现也会完全不同。
就像,“眼里有活”和卑躬戚膝伺候人在职场中有时候指的可能是同一个人做的同一件事。
比如领导杯子里没水了主动帮领导倒水;
比如你路过领导屋的时候,看见领导锁门出来,在电梯间按着电梯等会领导;
比如领导家搬家,主动去帮忙。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能发现,做到“眼里有活”一点都不难,因为不管你看还是不看,活都在那里,不减不增。当我们在告诉别人或自己眼睛有点活的时候,不如先问问他或者自己,你是怎么看你的工作的。
道理都懂,做不做就在自己了,不是眼里没活,只是装看不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