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这么多年学为什么越来越不爱读书,读了这么多书为何感觉依然不会读书。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归属文化环境和学习技巧两类,实际只是因为一开始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周末从省城回家,由于一时兴起没有选择灵活快速的高速路而是买了张临客火车票,想要体验一下久违的坐火车回家的感觉,可上车才发现这趟车居然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绿皮车。记忆中小时候火车上昏暗的灯光,摇头电风扇和用锅炉烧开水的一幕幕都重新变成日常现实,这让习惯了高铁动车空乘级别服务的所有乘客既感慨又难以适应。老旧的车厢没有春运时的拥挤吵杂,零星的乘客各自找空位或坐或卧倒也自在,就着慢慢摇晃向前的火车,我看完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一路上,偶尔合上书喝口水看看窗外飞驰而过的乡村静谧图景,心里突然涌上一种踏实幸福的感觉,慢悠悠的火车上,一本书似乎成为别无选择的消遣,实则是一次美好的读书体验。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整理介绍的读书方法看起来死板苛刻,实际上饱满丰腴。快速发展的通信和交通让我们对距离和速度失去了敏感的体察,正如高铁的出现让人默认五六个小时横跨祖国南北理所应当,即时通信和网络让我们习惯了200字以内的消息式阅读。读书做笔记似乎成为阅读起步阶段孩子的专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读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感觉并没有什么深入心灵的体悟。这里并不像探讨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对文化环境的冲击这样宏大的社会学命题,个人体验反而认为技术的进步为阅读带来的享受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仔细体会便发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总结的“笔记读书法”可以完美的匹配6款常用手机APP,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阅读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笔记管理读书→锤子便签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所提到的利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管理读书,实际上就是对阅读需求、目标书籍、阅读体验及读后感的一种记录。这样的笔记本就像一个大纸盒,可以将一切与个人阅读相关的讯息扔进去保存起来。此时,强调的是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要求将这些看起来杂乱的信息一一归档整理,对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倡的“能坚持下去为先”的态度我也深表赞同。对于许多习惯的养成,一开始都追求完美想要做到最好,实际上繁琐的步骤和冗长的整理总会在习惯养成前将耐心消耗殆尽。
对于不喜欢随身装笔记本且手机依赖的我来说,锤子便签是我钟爱的笔记记录工具,主要因为锤子便签界面简洁、使用方便、不仅能记录文字还能添加图片。
这样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对笔记本一元化所提到的“一闪而过的想法”、“书的主题、作者、书名”、“简报图片”等等都能用一个简单的APP一次搞定。关于锤子便签的使用,锤子论坛加精的一个【一分钟系列】简单明了的进行介绍。
http://bbs.smartisan.com/thread-327350-1-1.html
2.购书清单→亚马逊、豆瓣
对于读书这件小事儿,很多时候当头脑中好不容易闪过“看本书吧”的念头时,紧接着另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就是“看哪本书呢?”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从这个源头开始教会我们如何找书、选书、买书、读书。他介绍的“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方法详尽,书中所提到的亚马逊心愿单是一种记录想读书目的常用方法,就像我的淘宝购物车一样,时不常的上去看看想下单的心水小物。
结合我的购书习惯,不禁让我想到豆瓣。相比较亚马逊心愿单,豆瓣读书中的“想读”更容易成为我收藏欲购书目的shopping list。在平时刷豆瓣看到精彩书评或者友邻推荐时,点击该书的“想读”自动收录到自己的shopping list中,准备买书之前在想读书目中挑选近期的阅读计划书目即可。豆瓣提供的书籍交流平台更能帮你在对新书进行一番初步认识后再决定要不要读下去,而不是逛书店般被畅销书、某某大V推荐、或夺人眼球的海报封面吸引,冲动之下买回一堆翻不了几页的书。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对购书过程进行了很大篇幅,十分细致的讲解,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略微有些啰嗦,但看到后面发现,其实读书过程中对于一本书详细的读书笔记都是建立在购书时对这本书强烈的好奇和渴望的基础上的。阅读本身就是私人并且充满个性的事儿,书单不是别人列出来只需照单购买即可,而是自己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给自己列出的购书清单。
3.读书笔记→思维简图、语音识别
常见的两种读书误区是要么平时压根儿不读书、要么利用业余时间疯狂看书但看过之后并没有什么收获。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主要针对后一种误区开出良方。他对于读书笔记的详尽解读真的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课的一堂标准化示范教材。对于他所提到的“笔记读书法”我更愿意结合两个APP进行操作:思维简图和语音助手。
上图是我在阅读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时用手机上的思维简图记录的简单读书笔记。而思维简图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不可或缺的另一个小伙伴儿就是语音助手。
在读书过程中停下来拿起手机记录本来是很容易打断阅读节奏的,用语音助手进行语音录入就可以省略放下书本拿起手机打字的阅读尴尬,直接对着手机话筒说出想要记录的文字,语音助手的高效识别能力不仅提高了记录速度而且不打断继续阅读的流畅感。常常看书的人可能都会体会到看到某个精彩处,大脑中偶然蹦出一个感受,当时没有记录下来后来怎么想也想不出那一瞬间的感受。我用语音助手成功治好了这个尴尬,就像给朋友发一条微信语音一样,点一下那个小话筒,将读书体会记录在笔记中。
4.重读笔记→豆瓣、简书
读书笔记之所以能让我们高效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它能让我们在回顾时有据可查,重新找回阅读时当下的体会。奥野宣之希望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而我的体会是,通过重读笔记和书评见证自己在阅读中的成长。练习写书评不单单是读后感的记录,更是思维发展的体现。豆瓣和简书,是两个比较多远和开放的读书交流平台,在这里记录自己的读书经历,使阅读不仅是一个输入更是一种输出过程,在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能完善自己的阅读视角和理解深度。这样的二次甚至三次阅读才是将读书笔记转换为智慧的秘密通道。
古语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太多人因为没有掌握黄金屋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放弃了对于古训的笃信,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的是一种方法,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种勤勉务实的读书态度,没有太多花哨的修饰,一个笔记本一支笔甚至一部手机就能开展一段独特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