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退伍的军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他的胸口上有一个很大的伤疤,那时我和三姐都一厢情愿的认为那是子弹的枪伤,以此证明在他威武的部队生涯中,也是上过战场的,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枪林弹雨过来的。我们逢人就炫耀,大人们听到只是一笑了之。我却不心甘,跑去向父亲求证,父亲说那是被开水烫的,不是枪伤。知晓了真相的我不免有些失望,心目中那个英雄的形象突然一下矮小了许多。直至很多年后,想想以前的事,觉得自己很是好笑,只是一个伤疤而已,不管是不是枪伤,作为一个父亲,他都是我心中最伟大的父亲。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在那个年代,能把孩子拉扯大,让他们自己谋条生路,是大部分人家作的打算。而父亲不一样,他在部队里就是做文职的,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用微薄的工资,供养我们姐弟五人读书。在他眼里,两件事最重要,一是生病,每次家人生病,他总是会买最好的药,绝不会在药钱上吝惜。二是学习,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他都会尽力去买。我记得在九几年的时候,那时计算机刚刚兴起,父亲就认识到计算机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我还记得那一天,姐姐和父亲从合肥回来,神秘兮兮地带回来一样大家伙,那是一台金长城电脑,一万四千多买来的计算机。拆开来,安装好,在上面可以看电影,还能唱卡拉OK,有WPS系统,可以编辑文字,还有些扫雷那些小游戏。那段时间,我们全家人的娱乐几乎都在这台电脑上。在电脑上,我练习五笔打字,学会处理DOC系统。然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几年后我们都毕业了,留在外地工作,再过几年,家里曾经辉煌一时的电脑,已经彻底成了废物。更大更新的主板,更先进的操作系统,还有更大内存的软件,都让这台电脑不堪重负,最终光荣退休。然而,父亲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对女儿教育上的付出,不光是金钱,更多的是精力。
父亲虽然是个男人,但他心思很细腻,甚至有时候比母亲想得更多。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在一起吃晚饭,那时我在外地上学,他过来出差,顺道接我回家过暑假。晚上我们在合肥的一个夜市上吃晚饭,点了几个小菜,他没有问我要喝什么饮料,直接问老板有没有叫“马蹄爽”的饮料,老板有点懵,他又详细地解说了一次,是用荸荠做的一种饮料,和“中华绿豆沙”是一个厂家的。我忽然想起来,在那之前有一次跟他一起吃饭,他问我要喝什么饮料,我就点了这个“马蹄爽”,他就记在心里了,知道我喜欢喝这个饮料,可是那都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啊,而且当时我也没有特意强调,没想到他就记住了。我心里很有些感动,谁说做父亲的一定就是粗枝大叶的?有时候父亲想得更长远,更周到。
父亲对家里每一个子女都倾注了他所有的关怀和爱。没有谁多谁少,手心手背都是肉。很多邻居都以为父亲一定会特别偏袒弟弟,因为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当初弟弟的出生也让父亲欣喜若狂,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人说,纵然受了新思想的洗礼,但也难免会有些传宗接代的老旧思想。但事实上,他对每个孩子的关怀都是同样的。
那年二姐去郑州上大学,那时的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书信仍然是最主要的通讯方式。开学后不久,二姐寄来了一封信,信里描述了在大学里的生活,说他们在军训,白天很累,太阳又晒,晚上回到宿舍还要赶快洗衣服,然后倒头就睡。我记得那是一个早晨,爸爸坐在院子里看着二姐的信,哭了。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父亲哭。他说很心疼二姐,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受那么大的罪,在家也没吃过这么多苦啊。母亲反倒说他太经不起事,为这样的小事居然就哭。
还有一次,是在我结婚的时候,父亲在酒席上致辞。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场合的父亲,提前准备了几页纸的发言稿,他不知道其实这样的致辞可以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发言稿上列举了我小时候取得的各种优异的成绩,和获得的奖项,来证明他的女儿是多么优秀,现在,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即将嫁人,成为别人家庭里的一员,他心里是多么舍不得,读着读着,他的声音就哽咽了,我也哭了,我知道我是那个让他操心最多的女儿,曾经那么坚强的父亲,再也忍不住,把心里所有的不舍化作泪水,通通宣泄了出来。
自那以后我都没有见到父亲再流过眼泪。或许是我们成年后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呆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很多生活中的难关都是靠他们自己度过的,更无从得知父母的喜怒哀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成年后的我们,深深懂得这样的道理。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而且离家又太远,平时难得回去看望父母,我们总是尽可能在每年春节回去和父母团聚。每次当我们提前跟父亲说要回去,他都很高兴地说好好,问我们想吃什么,要不要吃卤牛肉,猪蹄,要不要多灌些香肠给我们带回来。但若是不能确定回不回去,他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是很失望的。他会说你们都不回来最好,我们在家也省很多事。但当我们都回去,他虽然忙碌着,但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每年春节就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一到吃饭时,我们就开始回忆小时候的种种。大姐总是忍不住要说她和二姐小时候因为调皮被母亲打,凉鞋弄丢了要挨打;把零花钱藏进墙洞,最后发现全部被老鼠啃了更是要挨打。能让母亲欣慰的就是每次考试大姐二姐拿回来的成绩单,总是班里名列前茅。而父亲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在部队里的两次“出国”经历。他那时是在东北当兵,冬天的东北是滴水成冰的地方,河面上的冰厚得可以开汽车。茫茫的冰面上放眼望去一望无际,让人分不清方向。父亲和几个战士在冰面上走着,突然有连长跟他们大喊,快回来快回来,你们越过国界线了。于是这就成了父亲第一次的“出国”,每次说到这里我们都哈哈大笑。还有一次,是夏天他们在江里游泳,也是不小心游过了界线,被人提醒,赶快游回来了。虽然这样的笑话几乎每年都说,但每次一说出来,我们仍然都像是第一次听到一样,还是忍不住大笑。那愉快融洽的家庭氛围,就像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人坐在饭桌边,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是大家心里都知道,小时候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春节过完,我们就要陆续离开父母,回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了。父母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也明显不如往常。聚一次,少一次。以后还能有多少次像这样开心地大笑,和父母畅谈呢?
现在父亲年龄大了,开始换我们做子女的照顾他们了。他不喜欢在城里住,宁愿和母亲在老家的老房子里住,我们都尊重他们的选择。他喜欢新鲜的事物,便给他买了智能手机,手把手教会他怎样玩微信,怎样发照片,怎样语音通话。有次他的微信突然打不开了,他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弄。我和他视频,一步一步教他怎么操作,最后终于弄好了。他终于又可以在微信上和他的老朋友们自由地聊天了。我很高兴他在生活上遇到的难题,第一时间想到让我帮忙,他们衣食住行都不缺,我也只能在这些琐事上给他们帮帮忙了。我想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都不如在生活上的细节去关心他们。
父亲虽然年龄大了,但在我心里,他仍然是我的靠山。在家里,只要有他在,每天早上起床,等待我的都会有餐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只要有他在,我就可以安心地一觉睡到天亮,而不用担心大门是否关紧了,走廊的灯有没有关上。他会帮我出主意,帮我下决定。生活中遇到坎,他会心疼地跟我说,撑不住就别硬撑了。从小到大,他一直在帮助我,尽他的力所能及。他最希望看到的画面,就是我们姐弟五人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他不止一次地在家庭群里说道,“我们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大家庭,都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我们吴氏家风。”
时间过去得太快了,它催白了父亲的头发,催弯了父亲的腰,感觉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父母,他们却已经老去。曾经满头的乌发,现在已经花白。曾经高大的身躯,现在却变得那么矮小。他表面上仍是一家之主,但有很多小事还是要问我。煤气卡怎样充值,ITV怎样找节目,新买的吊扇灯怎么使用。他像小时候的我一样,在学习,在探索。时代发展得太快,快得让他有些应接不暇。我耐心地一遍遍教他,细心地跟他解释原理,他弄懂一件小事,会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是这样!
父亲,绝不仅仅是威严的代名词,更多的意义是责任,是守护。 “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过,才换来今生的一次回眸。”今世有幸能成为他的子女,那该是前世修来多大的缘份啊。“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父亲其实比母亲更需要理解,更需要沟通。他们所谓的坚强,其实只是表面的倔强。愿世间的每位父亲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