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14次的白日梦 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注意了注意了
被标题骗进来的各位注意了
你们的脑子呢?
这种烂大街震惊体你们也信了?
所以说下面文章里既没有惊天,也没有秘密,只是一篇体验日记呢(摊手+表打我)
好了,开始说正事了
故事要从上周末陪妹子去上海博物馆看展说起。
其实上海博物馆的展览质量相当不错,比魔都各种名声在外,动则门票一两百的妖艳贱货展靠谱多了,关键是——免费呀!!!在上海打拼不就是为了蹭这点社会福利么(说多都是泪~~)
这次主要去看上博近期的一个特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品本身就是一些奥匈帝国贵族的油画呀、相片呀、日用品什么的,不过由于小哥我对那段历史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下。
然鹅,出了展厅门却看到了如下这一幕...
一群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围在了一个大触控屏前面点来点去,外面还围了一大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仔细看看,原来是上博专为这次特展做的数字导览,草草拿手机录了一些操作过程,大家凑合看下。
░主要交互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下它的整体框架,如上图,整个屏幕上被分为两种类型区域,我们暂且叫它图片列表展示区和主交互区。在上面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展品的照片以列表(照片墙)的形式呈现在整个屏幕上。
用户点击某张图片时,会在当前图片所处位置展开该展品的详情,我们把详情所占的区域叫做“主交互区”,屏幕上可同时展开多个(具体数量没有验证)主交互区。下面我们再看看主交互区的功能。
主交互区功能
以上是展开某展品时的交互框架,我们可以看到支持的功能并不是很多,主要有:
展品介绍
点赞
搜索
更多中的下载图片、相关推荐
其他辅助操作如缩放、移动、关闭
下面是我画的缩放和搜索的操作图解,可以看到选取的基本上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交互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看似如此简单的一个交互式导览为啥会吸引这么多的人围观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一步一步的分析。
░平凡背后的不平凡░
人与人间的交互
在平时的设计中,我们更多的是考虑人机之间的交互,但在特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同样需要关注。尤其在展览中,硬件设备是公用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尤为凸现。想象一下我们常见的一些展览中的互动设备,通常都是一个人在“疯狂地”各种操作,围观群众们一脸懵逼,很多人因为不耐烦等待而离开,体验中的人也会因为承受着围观者巨大的“目光”压力而草草结束体验。这就使主办方尽心设计的内容不能被高效的传达给观众。
那么我们再看下这个展示,与传统触屏展示相比,其最大的突破是可以同时支持多人共同操作,这就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场景,比如:
↑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后来的新用户可以看老用户的操作快速上手↑
↑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有趣的内容↑
↑用户可以对同一个内容进行多人共享↑
共同讨论,也可以一对多的方式进行“讲解”
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可以让参观者之间产生各种各样自发的互动模式,可见只要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用户是可以发明出对中多样的玩法的,甚至当时我旁边的一位老阿姨很兴奋的对我说:小伙子,你看的这个展品我超喜欢,帮我给它点个赞吧。我相信当初的设计者绝对没有想到会有帮忙点赞这种场景。
使用了大众普遍理解的交互方式
参观展览的群体年龄段、对电子产品的理解力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选取交互模式时,应该尽量让大多数群体能够理解。比如这次展示中的搜索选用了大众接受度较高的手写输入方式,照顾到许多不会拼音的中老年用户。在操作方面,将核心流程设计成用户通过点击和拖拽就能完成,几乎没有学习门槛。不过,仔细观察下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美观只保留了图形化的button,没有加上文字说明,许多用户会出现理解偏差。
轻量的UGC成分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在我看来“点赞”这个功能已经有种烂大街的意味了。不过当看到许多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们疯狂地点赞他们喜欢的展品时,说实话有点超出我的认知。可见群众想要表达观点的需求是相当强烈的。所以不要吝啬给用户提供表达态度的机会。
░总结░
上面的这个展览交互虽然很特例,但从中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设计上的启示:
· 在注意人机交互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尤其是在线下场景
· 虽然我们在学校早就学过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但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又有多少时候考虑过“老弱病残”们。
· 要给用户提供尽可能简单的表达情绪的方法和入口,因为“使用——表达情绪——获得反馈”才是用户与产品产生联系的完整链路,只有这样产品才会“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