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周一
*晚上,我到阳台上拿东西,经过孩子房间,看到他的作业本在床边上,就随手翻开,准备看看孩子的作业。
其实,几乎每天,孩子都会按老师的要求,让我或爸爸,给某项作业签字的。我们签字的时候。也是会看看翻翻的。
但我发觉,在我翻看他的作业本时,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停下了笔,直盯着我看。(我怎么感觉他有点小紧张的神情?)随着我哗啦的翻页,他急急的抢着说,“之前的作业你看过了。嗯,昨天的作业我有错题。”
“哦,订正了吧?”
“已经订过了”。
“那你写作业吧,我先出去了。等会儿把需要签字的,拿给我哦。”
“知道了,你别看了,给我吧,我还要用这个本子呢。”
说着,孩子伸手来拿,(在我觉得,孩子的动作,稍稍有点想抢回去的意味。)
我不像以往那样,越是孩子不想让我说,不想让我看,不想…我就非要说非要看,非要…好像我有意无意的就要和孩子较着劲儿(还往往打着“我这么说,这么做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就要在孩子面前证明着我的“掌控权”“家长权威”似的(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按我说的来,我有权去看你的……)。
以往这样的模式下,我和孩子时常对抗冲突,两个人都气哼哼的,也都委屈的不行。很多时候,我和孩子争来争去,本想解决的问题没解决,想做的事儿没做成,反倒都陷在各自的情绪里了。
如今,我稍微学乖了一点。不那么和孩子扭着来,抗着来了。他说要,我就把作业本递过去,说了句,“你写作业吧”,就回我自己房间了。
*回到我的房间,我有点意识到,刚才孩子对我看他作业的反应,他在意的点,并不是我不能看他的作业;而是,他怕我看到他的作业有错题,没全对。
我意识到,孩子对有错题,很紧张;对作业不是全对考试不是高分,有恐慌,是排斥的态度。
更进一步说,孩子如此的反应态度,其实反映的是我对此的态度。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有错题,没全对,不是高分;他害怕的是我因为“错题,不全对,不是高分”而吵他说他否定他对他不认可。
*的确,这些年,我过于在意孩子的表现,成绩…我贪要孩子要有好的结果,不停的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断的给孩子提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我的这些心态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使得孩子害怕出错,逃避错题,想赢怕输,不敢承认和面对自己的“不对,不好”,在意别人的评价,内心自卑否定自己…
同时,在很多时候,他也听不进别人的有效建议,没有勇气面对和正视错题,也没有认真改错,没能从错误中得以学习。
*那天,听一位老师说,
作业,考试,就是用来检测孩子哪些是他没听懂的,哪些是他还没学会的,哪些是他没有真正或熟练掌握,不会运用的……作业考试,是用来帮助孩子查缺补漏的,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一定要做全对,考高分的。
做错了,才知道自己的缺或漏在哪里是什么?才能针对性的去补缺补漏,才能有收获,得以进步哦。
如果有这样的认知,那我们面对错误,就会开心地想“我又找到可以进步的宝贝了”,就不会去排斥抗拒害怕错误了,就才可能有力量去积极主动的改错,订正,再练习,再改错,直到弄懂学会了为止。
*是呀,我们都说,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那弄懂学会掌握运用一个知识点,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学~练~错~改错~再练习~会的过程哦?
我们却光想要个一学就会,一做就对的结果,想一想,这可能可行不?
就如老师说的,“全对”和“高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愿意去“学”,去练,不怕犯错,主动改错。
*家长对错题的态度,对结果的贪要,直接影响着孩子哦。
只有家长真的改变心态,改变对“错题,全对,高分,好结果”的认知和态度,才能慢慢的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错误,去愿意主动的“学,练,改错”,才能在错误中学到和得到哦。
*好吧,有错题不可怕;不是全对,没考高分,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认为孩子不能有错题,一定要全对,必须考高分!
让作业,考试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吧,让错题,帮助我们进步吧。
要知道,从错误中成长,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