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人生自洽》 作者:丁十三
解读:小小兜
有些时候,别人的行为或者言语,总是会让我们隐隐感觉不舒服,但真的大张旗鼓说出来,貌似又确实是一件小事。
比如我自己,从毕业到现在,基本还住的是合租房。一般来说,厨房是个公用的地方。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室友,就是不和我打招呼,擅自使用我自己的厨具。
说实话,我知道后心里有些不舒服。首先,我不希望我的厨具公用,另外,如果对方真的需要借用下,我希望是在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使用的。
以前,遇到这类事,我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这样小气,不就用了一下厨具么?
自从我读了丁十三的《情绪稳定,人生自洽》这本书,我明白,那不是我小气,而是对方边界感模糊。
1.我们需要避开的无边界社交
网上曾经有个帖子,是问大家死后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有个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手机密码被破解,里面的浏览记录和聊天记录被别人看到。
后面也有很多跟帖,说这情景,想想都觉得社死,就像又死了一遍一样。
现在社会中,礼貌性地回避对方手机。电脑屏幕等,差不多已经是个约定俗成的规则。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身边亲戚朋友问你薪资,一天能挣多少钱?或是有对象后,直接把你对象的薪资待遇,家庭情况问个遍等。
这种情况,虽然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但仍然会觉得对方越了界。尤其是对于很多不熟的人,交浅言深,真的是个会让人尴尬的存在。
作者丁十三上学期间,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她同学每次去食堂,总会忘记带饭卡,总是会让丁十三帮忙刷卡,刷卡后也不还钱,就模糊地以“下次,我请你”简单一语带过。
后面丁十三提醒她带饭卡,她还说,你是不是怕我刷你的卡?一点饭钱,不用这么斤斤计较吧?
就这样,无边界社交,一方有恃无恐,一方有苦难言,最终只能关系破裂。
2.边界感这件事,和我们从小的教育有关系
对于婴儿来说,是没有界限这个概念的。就像生命的初期,个体和母亲是一个完全共生的状态。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并不懂得你和我的区别,他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视为自己的。
随着年龄长大,大概两三岁时,孩子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区别。
这时,如果孩子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哪怕照顾他的人离开,孩子也不感到恐惧,就可以实现很好的个体化分离,这是边界形成的第一步。
后期家长的教育也很重要,家长能正确引导,哪怕是小事,也不去模糊“边界”这个概念。
比如,我们时常以价值来定论,它是否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孩,看见别人有糖吃,就要抢夺对方手里的糖果。对方不给,很多家长喜欢护着孩子,认为不就是一块糖么,给孩子怎么了?
就仿佛那个东西只要没有多大价值,就可以随便让出一样。
若是从小养成习惯,孩子是分不清“你我”这个概念的
网上有个段子,有孩子问母亲,是不是我们家以后的东西都是我的?孩子在得到父母的肯定的回答后,又问,那现在是不是就等于,你们在住我的房子?用我的钱?
这其实就是边界感的事,真正有边界感的人,就是我可能知道你会同意我做这个事,但我仍然会征得你的同意,无论我俩关系多好。
3.学会合理调整自己的边界
哈曼特说过,如果自我是一座城堡,那我们的心理边界就是城堡外面的护城河,而护城河的宽度,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
边界范围过宽或者过窄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边界范围过宽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倾向。
他们会有习惯性批评,指责等硬控制,也会有撒娇,苦肉计等软控制,或者以身作则,大谈恩情等无形控制。
而边界范围过窄的人,就会有比较强的依赖,讨好,过度阐述等情绪。
作为一个健康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不被他人控制,同时也学会不去控制他人。
如何合理调整自己的边界,《情绪稳定,人生自洽》这本书,也给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学会为自己设立底线。底线是我们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最低的接受程度。
生活中,回想下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适的事,基本能帮我们看清自己的底线。
然后是允许自己说“不”。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心中明明是不太愿意,但因为各种担心,比如怕起冲突,怕对方对自己有成见等,我们总是会妥协。
以前我就是这样,不太善于拒绝别人。但现在,我越来越发现,拒绝别人,有时候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最后是能够和别人坦率的沟通。
就是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喜恶。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底线,我们可能会规避很多问题。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察言观色,能了解我们的感受。
直接说出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们的交往会变得轻松愉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