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痴迷游戏走上犯罪
初中生小伟平时非常喜欢玩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等游戏。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母亲将他带到当地县城中学读书,边工作边陪读。
作为保洁员的母亲,平时工资微薄,对孩子的零花钱管得很严,给的钱只够吃饭以及上网。
那天,英雄联盟出了一款新的皮肤,小伟觉得这款皮肤外形很帅气,所以他就想尽办法要凑一百多块买这款皮肤。家里人不肯给他钱买,于是他便动了歪念头。
小伟从家里找到口罩和手套,又从文具店买了小刀。选择了出租屋下手,最后导致一名女子身亡,小伟拿走了钱和手机之后,没过多久小伟被警方抓获了。
小伟表示如果能重新选择一次,他不会去打劫,他会去问家里要钱或者找同学借钱,但是依然会买皮肤。
小伟表示自己班上的同学都在玩这两款游戏,之后央视记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小伟的班级上有45名同学(总共49名)玩过网络游戏,而他们主要玩的就是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这样的比例让人震惊!
02、家长写信求放过孩子
不少人将孩子上瘾的责任推给了游戏和它的开发商,一位家长甚至写信,求游戏开发者放过自己的孩子。
家长写给游戏开发者的信
我是一个15岁(初中二年级)孩子的父亲,一个痴迷王者荣耀手游孩子的父亲。因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的孩子在没有接触“王者农药”这款游戏之前,在班里保持10到15名,父子沟通也比较顺畅。初二之前为了联系方便只给他用的非智能手机。但是一个寒假在和几个王者荣耀游戏玩家的同学几天交流后,我的孩子不能自控了,开学后疯狂的到爷爷家、姥爷家凑钱买手机,最后终于得逞了。
为了收回手机,无数次鼓励的话,表扬的话,严厉的话都说尽了,最后孩子说如果不玩游戏连学校也不去了。细节我就不再描述了,因为“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它的规则是要天天练,否则封号、降级、赛季等等都受影响,导致我的孩子天天就是游戏,和同学联机,早了十二点睡觉,晚了凌晨两三点钟,关键不是我家一个孩子,而是好几个孩子半夜联机,可见这款游戏的影响力。
实在看不下去了,去管教一下,你看见孩子的反应简直就像魔鬼。那位17岁的学生挥拳向他母亲,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如果游戏中断一下,就会被封号,就玩不了了,前面得辛苦练级就白费了!我的孩子以前也接触网络游戏,但是没有沉迷其中,电脑设上密码,就可以有效的管制,可是现在的随机游戏,怎么管制?
我是家长,我还得养家糊口,我还得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不可能分分钟盯着他,手游没有有效的管控手段!可是我的孩子这样了,我怎么办?我将来怎么办?我的孩子还有将来吗?当我在网络上看到为了家长不让玩游戏十几岁未成年的孩子自残,甚至跳楼的惨状我恐惧了,我认怂了,谁让我就这一个孩子呢 ?能不能让游戏开发者放我们一马,放过我的孩子!
— — 完 — —
腾讯已经采取了措施,限制 12 周岁以下用户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再结合成长守护平台、个人身份实名制认证,抑制未成年用户沉迷。
有些孩子也喜欢玩游戏,但不一定就会上瘾。
深圳中考状元周恩申,是个善于总结,热爱思考的人,他的学习动力源自家人,他总是会把每次考试的错题在试卷上总结分析。
平时他的兴趣广泛,除了喜欢玩游戏、还会看小说,拉小提琴、吹竖笛打篮球等。他表示自己也会玩王者荣耀,但是不至于沉迷,自控能力还可以。
可见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的关键核心点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人本身。所有优秀的背后一定有良好的自控力。
这一切都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
为什么要培养自控能力?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具体怎么做呢?
1、用理智方式教育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采取说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从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在诱惑面前,也许说理不能立刻见效果,但是让孩子明白事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真正的自控来自于孩子的理解。家长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2、懂得一切事物都有个度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认为,坏事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好事,好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变为坏事。这就涉及到有一个“度”的问题,物及必反,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到什么程度是允许接受的,过了这个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要纵容孩子不合理的愿望。
3、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
家长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哪怕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也要控制住,让孩子跟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们只要掌握这些小窍门,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