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他的父亲和祖父,把魏国经营得好好的,可惜一手好牌就在他这被打烂了。
来看看魏惠王的家底:
一是爷爷魏文候的变法强国。魏文侯是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地形所迫)改革弊政,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李悝是中国法家始祖,早年师从子夏,(孔子的弟子,所以法家是从儒家细分出的)主持变法事宜。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实行政治改革。东方的齐国靠了魏文侯的帮助列为诸侯,可想而知魏国是当时战国最强的国家。
二是父亲魏武候的彪悍武卒。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如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战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司马迁《史记》没有记载阴晋之战,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不影响魏武卒的厉害)。魏武卒是当世的步战士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
三是见识短浅。好战:惠王元年、二年、十年、十四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三年都是在打战,特别是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伊阙之战三次败战,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魏国衰落,威风不再。这是魏惠王对外忽纵忽横,又特别喜欢称王,军事上树敌过多,此后国势日弱。
迁都大梁是最大的败笔。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关于魏惠王迁都的原因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是是躲避秦献公统治下的秦国,也有观点认为是为了称霸。
还有一个要命的就是城市地势很低。100年后秦王政灭六国,王贲伐魏,决黄河水淹魏国大梁城,远低于黄河河床高度的大梁,坚固城池顿成泽国,魏国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