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9月9日,周日。
是我大三开学的第一个周末。
傍晚的时候,我照例耳朵里塞着耳机,听着霉霉的歌,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嗨。走到操场的时候,几个穿着军训服的大一女生一路小跑,一个女生说:再有十分钟就集合了。另一个说:不着急不着急,着什么急啊,还有时间。她们几个跑着笑着,我看着她们的背影,竟然不自觉的露出姨母笑。仿佛又透过时间的缝隙,看到两年前的自己。
“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在不知不觉中这句话变成了我们这群人的口头禅,懵懂的大一,新鲜的大二都在悄然之间变成过去式,现在的我走在大三的路上。
梦想好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具体而清晰起来,好像对于未来,我从来都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我只能一路摸索,一路上不断地调整,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羡慕那些走的每一步路都很笃定的人,他们好像一直都清晰的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规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可我需要权衡利弊,需要左顾右盼,我只能一边走一边找,
有的人在16岁的时候就清楚自己要干嘛,但在26岁的时候改变了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十年才生孩子,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自己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或许,我还需要更多点的耐心。
19岁的我,和许许多多的普通女孩一样,有着专属于这个年纪的烦恼与快乐,迷茫和焦虑始终伴随着我,仿佛这两个词20岁左右的年轻人永远也摆脱不掉的字眼,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而我也始终逃不过这个魔咒。
焦虑是因为看到了优秀的同龄人,看到了与自己的落差之巨大,也明白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由很多先决条件决定的,不能盲目的比较,那种落差就像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知道跨越不去,但还是会影响我的情绪。
我始终觉得20岁和19岁是不一样的,毕竟开始了以“2”打头的年纪,原来许多不识真面目的东西事情觉得明晰起来,觉得自己长大了,有时候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孩。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赋予二十岁太大的意义,但仿佛有些事情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发生着质变。
昨天看了一本书“你才二十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如果我十七岁,看到这本书一定会觉得鸡血满满,但是现在的我不会了,我现在更看重那些鸡血之下的东西,有再强的斗志,没了坚持的毅力和过硬的实力都是瞎扯。鸡汤不能躺着喝,喝完还得跑起来才不枉费。
二十岁不怕来不及,这种说法确实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慰藉,给人一种“未来无限可能的”假想,但是种可能性还是像水中虚晃的月亮,而我更期待的是那种实实在在的握在手里的感觉,我不敢因为自己年轻就肆意的浪费光阴,那样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我时常因为自己浪费了时光而恼怒,在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我提醒自己不能再无所事事的肆意浪费时光了,不然以后有的后悔。
突然发现,20岁是一个”爱而不得”的年纪,刚刚伸出与世界接触的触角,发现有太多光鲜亮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可是看看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却只能对着自己的心爱之物干瞪眼,感慨老天爷的不公,感慨为什么人生而不同,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但是,渐渐明白了啊,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只对“拼”的人而言的,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去拼,要自己挣,要享用的心安理得,就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所幸自己明白的还不算太晚。
这两年,我开始喜欢上两件事:读书和看电影。
读书开始的目的是想让自己变得“学富五车”,开始是因为大家都说:要多读点书。大学里一定要多看书。再后来,我自己真正的喜欢上了读书,喜欢在书里跟着主人公体会人生百味,喜欢那种从书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到了很多人生态度和技巧方法,使我非常受益。
有天读书的时候,我脑海里蹦出一句话:也许我读的书并不能救我。也许从书堆里抬起头后还是要一头扎进生活的泥淖,也许继续要过庸常的一生,可是我想,那样也没关系吧,找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物已经很难得了,找到了就好好珍惜吧。当读书抛却了功利心,那种快乐才是最纯粹的。
电影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的一面,在当前行不了万里路的情况下,幸好可以通过电影去窥看这个世界,希望有一天,可以切身实地的感受一下那些电影里的风物。世界那么大,我一定要去看看。
这两年,我彻底颠覆了自己的金钱观,发现了钱的好,甚至有的时候遇到事情会不自觉的想:有了钱事情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觉得说的很对:钱或许不能带来快乐,却可以带走不快乐。当然,我也并没有兴趣做一个财迷,我所希望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这是理想,也是目标。
19岁也要进入尾声啦,希望20岁的那天,我可以坦然拥抱它。
时光无比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