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候会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看法,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借助他人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修为,这本无可厚非,但若太把这种参照当回事就失衡了,何况别人眼中的你我未必就是他看到的样子。
反观一下,有时候我们也会去评价别人,评价别人又能怎样呢?别人的好坏与自己无关,评价别人的好与坏只是看到另一个自己,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眼中的别人正是自己的内心,就是因为看到了与心同频的自己才会有所感悟。
一个人若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心就不会痛苦,对与错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后天学而知之的,学对的他就是对的,学错的他就是错的,这种对立的理论很难把握好一个平衡点,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点,心一旦得不到平衡,贪和嗔的念就冒出来了。
太把身外之物当回事,太过计较对与错,终将成为蒙蔽自己真性情的障碍,比如你想如此这般这般,可实际去做时又考虑到别人会如何如何,那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顾虑重重、避实就虚,这就违背了你做这件事的初心。
念起的那一瞬间,不经思虑的、出自本心的就是初心。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就是不带任何条件的念起,这个善也不是善恶之分的善,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本善里就没有恶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有感应的,你看到对方的好,是因为你自身的好与他的那个好刚好同频,产生了神识上的共振,对方也会有所知觉,这种知觉可以微妙到心领神会和莫名其妙的好感。
所以,想知道一个人内心的想法,通过对方的一言一行和对自己的评价就能知道。反过来也是一样,总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那自己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