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

外爷的农家小院,在榆中县三角城村,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院里有几间老房,院中间一块小地。

小时候,外爷外奶带着舅舅、我和妹妹,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晚上,昏黄的白炽灯光总是让人昏昏欲睡,一台14吋的春风牌黑白电视机,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快乐。每次不听话时,老人总是拿着当时看的电视剧《海灯法师》里角色李腊梅来吓唬我们。

老屋的窗户是木制的,木条交错形成很多小格子,需要用白纸糊上,冬天还要蒙上几层塑料布,防止屋子过冷。每年过年前,外奶都要把旧纸撕掉、刮干净,然后用面打上浆糊,小心翼翼地将窗花剪纸贴上去,再将白纸贴上去,庄重的挂回窗框。

记得有年冬天放寒假前,下了厚厚的雪,我得了三好学生,比我大不了几岁的舅舅早早的回家将消息告诉家人。外爷把门口的雪扫的干干净净,等我回来,看着奖状,一家人都很开心。准备过年,外爷请人上门,把外奶养得硕大的猪给s了,为过年做好准备。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去县里的兴隆市场买新衣服,年三十穿上,熬夜看春晚。然后就是盼着过年吃肉,鞭炮,花炮,每户人家门口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还有社火,年的氛围非常浓厚,至少我们这些小孩都很幸福。拜年,走亲串户自然不必少。正月十六,还要送火把,外爷把扎好的火把点着,在每个房间进去一下,然后送到村口很远的地方,把疾病和不祥送走,人们在火把上跳过来跳过去,兰州这周边习俗都大抵这样吧。送走火把就要开学了。

春天很快就来了,外奶在院子里种了一些黄花菜,开花很漂亮。有一种很大很漂亮的蜜蜂,落在花上,我好喜欢那个黄黑色的花纹,一把抓过去,然后手被叮了个大包,哭得死去活来。外奶赶紧说,伤口上涂点口水,会有所缓解,疼着疼着,睡了过去,醒来后,疼痛真的好了很多。

夏日来临,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留下斑驳的树影,我和伙伴们在树下跳着去学校。课间玩沙包,捉小鸡,追着旋风跑,精力真的旺盛。夏日的高潮,就是秋收。学校放假了,呆在家里,午睡能把头睡肿了。

田头的麦浪一波又一波翻滚过来,金黄色的很耀眼。舅舅给我教会了如何用麦秆编制一个蝈蝈笼,只是笼子里没有能关的蝈蝈。蚂蚱倒是不少,我们满地跑,追得蚂蚱到处飞,抓一包,用绳子栓上当宠物,或是拿回家喂鸡,那鸡吃起蚂蚱来就是一绝,真是一口一个准。

年龄稍大点就要帮大家秋收了,先是帮忙搬运麦捆,后来大点就可以拿镰刀上手了。天很热,热的人喘不过气,还要干农活,所以我很不情愿去田里,每次到田间地头,就感觉头晕目眩,再后来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再当一个农民了。我在田间最喜欢外奶煮的茉莉花茶,一大铝壶,香甜可口,很消暑。

西部的地形高低起伏,上世纪八十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一大块地分给好多家,所以外爷家的地到处都有,点位相隔也远,每处亩数还不多。这种分配模式当初是公平的,现在看来,只适合小农家传统耕作,不适合大规模机械现代化耕作。

每次割完麦子,都要把每10个麦捆笼为一个麦笼,等好多点位的麦子都收完了,再用架子车转运到场上,笼成一到两个很大的麦垛。每年转运,也很辛苦,我们小孩要帮忙装卸,然后大家在前面拉,我们在后面推,每每这时,就很羡慕家里有拖拉机的家庭,可以机械化运作。

然后就是脱粒,那时候还在使用叫做碾场的模式,刚开始可能用骡子,后来用拖拉机,拉着石头辘柱,一圈一圈把摊在场上的麦粒碾下来。好几家用一个场,轮番帮忙,到自家时,就会全家上阵。

早上,满天繁星的时候,就要出发,把麦垛的麦捆取下来,一层一层从中间开始铺到场上,然后那拖拉机带着辘柱碾压,再起几次草,最后用拖拉机带着风扇做风源,把麦粒高高扬起,通过风分离出来,最后装袋丰收,回家看天气在院子里暴晒,入仓。

其实农民很辛苦,这种模式收益并不高,就算每亩产小麦800斤,一家四口有6亩地,也就4800斤,按照小麦一斤1块算,产值不过5000,除去种子化肥和灌溉开支,没剩多少,还累的够呛。小麦这种农作物要想和进口的抗衡,就必须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这些年,老家几个叔叔都开始种菜,所谓高原夏菜,据说产值会高很多。

还有比较麻烦的就是上粮。每年秋收后,需要按照地的多少,给国家交租,分为公粮和购粮。公粮是必须交的租子,购粮是必须卖给国家的粮食。拉着架子车,走好远的路到粮库,然后排队交粮,检查很严格,不干净不行,要过机器筛一遍,太湿也不行,要选地方摊开再晒。要是遇上收粮的人中午按点下班,就得等好久,下午上班去才能继续。交完粮后,拿着单子从窗口领一笔购粮的钱。每次母亲都会拿着这些钱,在粮库对面的饭馆里买一些卤肉。印象中,那个卤肉是人生中最香的食物,每年也就那么一回。

时光如水,外奶08年去世了,外爷如今88岁高龄,多年无法行走,去年摔了一跤后下不了床了,母亲一直在县城的房子里伺候外爷。农家小院就此荒废了些年。

后来,父母联系人把小院整饬了一番,建了个侧房,砍去几棵老树,通了自来水。父亲把小院照顾很好,种了茄子、辣椒、龙豆、草莓,还留了两颗杏树,夏日的小院别有一番风味。

近期,父亲打电话让去摘辣椒。术后我也吃不了辣椒,摘点给岳母和同事,也是不错的。于是老婆驱车,我指挥,去小院摘土特产。一路高速,在榆中下高速,没走多远就到了小院。一进院子,门口就是一颗花椒树,母亲说今年的花椒已经收了,这棵树枝繁叶茂,自给自足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今年借调北京一段时日,两颗杏树的杏子没有赶上,只留下杏核,砸开吃也很上头。然后,矮小的辣椒苗上,红红绿绿挂满辣椒,茄子苗较高,茄子油光发紫。豆角发育不好,但也够吃一顿了,再加上几个老番瓜,回去做包子,这土特产好几大袋,就是满满的丰收啊。我笑着说,这就是老爸的心血啊。


榆中海拔较高,大概1800吧,这会儿微风徐来,已经感觉到秋日的凉爽,农家小院,即是儿时的记忆,又是异于城市另一番风味。放下一切包袱,呆上个把天,也许能熨平我那额头的褶皱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方的农家小院都是方方正正的,七间坐北朝南的红砖瓦房高出院子两三尺,两三级水泥台阶直通主屋。 小院的院子由红砖...
    几何惊梦阅读 1,466评论 2 8
  • 丁酉年,先后几次驱车到好友娥住在印台西塬的父母家,光临那个充满欢乐与感动的农家小院。小院主人是两位老人,已过八旬,...
    李月芳阅读 445评论 0 0
  • 想起农家小院 文/刘文安 我家在鄌郚镇,位置还不错,是两条主大街的交汇点,算是繁华地段。出去就是镇上的鄌都街,西面...
    刘文安阅读 259评论 0 1
  • 去年的今日,八月九日,我们一家人回老家小住了几天,看望双方父母,每年的暑假我们都是这样,都要回去住几天. ...
    也是主任阅读 321评论 0 1
  • 我是一个农村小孩,有一件事却总让城里的孩子羡慕。为什么呢?因为我向城里的小伙伴们讲述过我家的农家小院。每一次我都跟...
    正李阳光阅读 625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