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这里能学到什么?3岁学到的技能或知识真的那么重要吗?可能一文不值,亦或价值连城。
再也不要要求孩子学好xx,而是和他共同营造“好学(四声)”的环境。
这不是新话题,很多人也知晓。但不是知道模特怎样走,就能走成模特样。知成于行,行成于知。
不学?要么你认为我疯了,要么学成东施效颦。
探求世界和适应环境,已进化成人的本能。而我们为了追求语言的简洁,就把“学习”当做一个能力,一个任务,一个结果,对待孩子时,更是将“学习”凌驾于一切之上。
学习好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目的。学习,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是“学习”,走路是“学习”,甚至发呆也是“学习”。世界上很少有人能挺过在黑屋子中三天不想不看不听不说。它将把人带入临近癫狂的极限。学习是本能,不需要任何动力。
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学好什么,而是启迪他在某个时空学好什么的意义,让他内心形成好学的意愿。这样的学习,即使暂时不见成效,也一定会水到渠成。
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常常有朋友问及,是否要在小学开始上英语辅导课。我最开始,也犯过错,把学好当做技能灌输给孩子,孩子也听话的接受,然而事与愿违,他在持久的不自信和长期的无兴趣的消磨中最终退缩。而当我放下执念时,孩子开始探索语言的神奇:上帝因为担心人类顺天梯而上发明了不同的语言;人类发明文字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有图画(所有的符号都是语言的表达方式);我已经可以比过去快10倍的速度看书了,照这样下去,我可以在xx时间内读完xx本书;为什么外国人要有那么多时态,诸如此类。语言是人类探究世界时发明的工具,它不应成为奴役孩子们的武器。
学好与好学,后者为因,前者为果,若本末倒置,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