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今天读到第二辑里的《五重教学》。篇幅很长,我看了很久,感悟也很多。于老师在归纳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技术的同时,更是在回忆自己的为师之道。
我以为道与术是不一样的,术指技巧与方法,道指人格与涵养。赞叹于老精湛的教学方法,更钦佩他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思想。
五重教学第一重就是重情趣。情和趣是两个概念。情,指爱,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课堂。
唯如此,爱与爱共鸣。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才反过来爱老师、爱课堂、爱学习。情指对教学有情,关注教材,关注学生。不把课堂定义为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现,而是吃透、悟懂教材,结合学生个体实际体验组织开展教学。入课堂前,老师与教材对话。入课堂后,老师带着学生与教材对话。对于学生予以大量情感上的关注,如表扬、鼓励等,情还指好的师德,教师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
趣是指课要上得趣味盎然,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不是热闹的合作表演,不是轰轰烈烈的讨论交流,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愿意上语文课。
情也能共融。老师全情投入,学生才能真情回馈,这样的课堂才堪称美妙,于老认为: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要靠影响。老师把课上得有趣,有趣就是一种人格的折射,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
第二重,重感悟。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传耳。就象当下总有人说:作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语文很大部分靠的是自己的领悟与理解。如何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于老认为: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毋庸置疑,这其中读首当其冲。朗读,通读,读顺,读懂,熟读成诵,略知大意。但不能死抠知识点,语文教学要有留白。老师不要面面俱到地讲,让学生有时间去读、去感受、去理解。有些理解恐怕会在很多年之后,大半辈子之后,因为学习语文本来就是一生的事情。
于老还主张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书感悟,不提倡过多使用多媒体。阅读课也不适合小组合作交流,这其实与我现在所秉持的观点,多么相契。阅读本身就是个体的,自我的活动,在寂寞中独自品读才能有所感悟。恰如文中这样写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悟内容而读的。
但在阅读教学上,我们就无事可做了吗?当然不是,除了花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的读,也有文本的品析环节。比如抓住文中关键词,精彩片段或表现文章写作手法奇特的地方进行鉴赏与品析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做的事。
第三重,重积累。也是平时教学中我最欠缺,做的最不扎实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同时,正确有效地,甚至强制性的要求学生积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更好地走上正轨,因此,这一部分文字也是我在读过之后停顿下来思忖良久的部分,想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既然日常单调匮乏的生活经历不能,那就只能借助大量的阅读。积累的意义不仅在此,更是为后期的持久的高质量的阅读做底。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功底做支撑,训练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着力改善的地方。
第四重,重迁移。主要指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引导学生从课内读到课外读,还要倡导家长也加入到为孩子买书提供阅读条件中来。营造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的氛围。老师也要用及时、适时、不时的抽测,以及表扬、鼓励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读书习惯。
写的迁移主要依托教材文本,从以文本参照为主,这与前天文中提到的有相似之处。
第五重,重习惯。主要指在读书中要在读中感悟,读时积累,读后迁移。这些过程当中于老强调都要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留痕的习惯。在书上做标记,做批注,写读书笔记,老师要伺机检查,甚至强制学生执行。以上,都是我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
⑤
今天读到第二辑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估计会引发很多人的质疑,于老并未做太多铺垫或解释说明,直接摆出了实例。以事实说话。
全文先后列举了李希贵校长(高中),大学教授冯其庸先生,教育杂志编辑李振村,语文教育专家高林生,某普通小学普通班级的杨巧云老师。
除了李希贵校长是改革学校的语文教学,杨巧云老师是自己的语文教学经历,其余的人都是自己在某位语文老师的教诲下学习语文的切身体会。最终证明一个观点:学语文很简单,教语文很简单,哪怕不懂什么教学方法,没有太多秘籍在握,老师只要抓住读与写两样法宝,语文就没有教不好的。
在所列举的事例中,于老用来证实自己结论的,要么是考试成绩,要么是人物个人的成长发展与成就。全文读下来确实有理有据,有事实有真相,滴水不漏,让人无处可生疑。但我就是那么爱较劲,凡事不问到底,不探得究竟就不肯罢休。
我心中的疑虑之一是:如果语文果真这么易学、易得,读写二字之精髓也不难掌握,为何普天之下还有那么多正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时不时地哀叹“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语文”至少在我身边,就没有一个有老师不承认语文是难教的。
都说大道至简,因为越简单的越容易通向成功。而我们反而把一切都复杂化了,所以才至于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果吗?而前不久,在行走活动论坛六里的分享现场,苏州相城望亭小学毛家英校长也说,自己只是坚持做了一件小事而已。一个团队,三年不间断共读、共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正如于老文中所举例的杨巧云老师六年来只抓了两件事情:一是学生的读书,二是坚持让学生写日记(作文)。就成就了学生最大的出彩。所以于老强调的第一点应该是:任何成功的事情都来自于对简单事物的坚持,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反观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塞入了太多的东西,每日一诗,阅读打卡,亲子共读等,老师反而无暇顾及深入抓住读与写这两条主线。另外,坚持简单该用什么作为后盾呢?都说支持动机的是意志力啊,意志力如何炼就,是无人干扰的从容还是适时不期的成就或者是老师个人的孤注一掷呢?
我的第二个疑虑是:于老文中所谈到的都是他的同时代人,因读书而取得人生巨大成就的现象在他们身上似乎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我们现在呢,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学生:信息时代、碎片阅读、各形各色的学习APP紧紧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的时代。
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尚且困难,想让学生长期酷爱于某一学科且乐此不疲地自觉自愿地学习下去,谈何容易?是我太悲观还是钻牛角尖呢,还是在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借口与由头。
其实我还是愿意相信老师说的“教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难道不是吗?确实如此!而实际教学中,我最感困难的是:论及“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每个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并不一致。因为有差距,所以灾难重重。很惭愧我到现在也没有学会因材施教,也无法妥善的处理每个学生因为个体差异(比如身体、能力、家庭环境)所导致的这个学生面对学习时生发的不同状况。
但本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反复咀嚼并且牢记于心的金句: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儿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于永正)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李振村)
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教语文和五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从老师这个角度上来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的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丁约斋老师就是这样教语文的。
6
今天读到第一辑里的《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主要回忆了于老几次公开课以及自己班级教学中如何启发与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迎接挑战,度过难关的真实案例。
标题中所说的“配合”其实就是启发、引导与帮扶学生,这里的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所解读的配合主要包括:等待学生的慢,纠正学生的错和允许、接受学生的差。面对学生读不顺的句子,给予指导,让学生反复、持续的读然后再次给予展示的机会。面对学生词语搭配不当,立马纠正,通过提示让其重新思索,再次回答。面对学生。面对学生思维、行动跟不上要求,就降低自己的水平,去满足学生的层次,然后让其体验成功。
以上案例,我一边在阅读的同时也一边在思考:老师如此配合,如果放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我们能不能这么做?事实上,学差生在每个班级都存在。即使自己的班级没有,外出授课借用他人的学生也难免保证不会遇到。所以如何面对学差生,其实是我们课堂上一个真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回忆一下我们以往的做法:一、面对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我们往往会说“请坐,请你再仔细想想,回去后再好好读一读。”被老师看是礼貌的命令坐下之后,该学生还会不会仔细想想,还会不会回家再读一读呢?答案其实不言而喻,因为他想不想、读不读对老师而言已经意义不大。下课之后,这件事情对老师来说就已经结束了,老师也不会再来提问孩子是否真的已经找到了解答。
二、面对学生的这种状况,我们可能还会说“谁来帮帮他?”然后随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举手如林。帮ta作答,课堂上这个环节就算如此过去了。刚刚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其实应该还是没有产生新的收获。
以上两种看起来似乎还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话语权其实是掌握在少数学优生的手里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第三种就不用过多描述了。老师会直接叫另一位同学起来作答。
而学差生,要么沦为的观众,老师与其他学生精彩表演的观众。要么沦为陪读,因为自己不懂、不会。所以就只能陪着那些会的、懂的学生。
或许这些都是事实,但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于老师所说的去配合学生呢?真的是像他所说的不够耐心,不够和蔼,还是其他的原因呢?
根据我们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客观原因:情况不允许,老师受教学任务驱使,教学时间限制,不可能因为一个学生的落后而停留太久。因为其他学生可能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甚至与别人讲小话,做小动作,走神,思想开小差等等。对后续的课堂的恢复很有影响。
二是主观原因:老师确实没有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的良好计策与方式方法。面对学生的落后可能更多的会是爱莫能助的感觉。所以索性对这种现象采取了回避与忽略,也就是我前面列举的三种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因此阅读这篇文章,我所思考的就是,我们应该怎样配合学生,能真正给予他们启发、点拨和引导。我们真的要锤炼自己的这种技能,力争又快又准,使学生有所领悟,然后再给予他又一次的机会,让其巩固。
同时我们还要能够兼顾到其他的学生,不至于让他们游离于课堂太远,尽量调动他们也参与到一起等待该生重新再来的机会中。
最后,作为老师,我们要放松自己的心态。不再把课堂理解为个人的展示,包括个人教学技能,教学技巧的展示。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教学。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即使是犯错的机会。让其在错误中获知,改正,并再次予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