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最好的学” 这是在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时学习的一个概念,当时感觉挺新颖的概念。自己并没有重视,也没用去践行,去教别人什么。
案例1 我与好友共读李笑来
王荣飞是我的好友,他是我当初分享《把时间当做朋友》的十几个朋友之一。
教是最好的学,某天晚上王荣飞与我聊天的时候,说了自己的近况,不如意、焦虑。我开始给他分享李笑来的文章、方法论、《把时间当作朋友》。当时我也没有看这本书呢,他在读了李笑来的文章后,也来了兴趣。我们相约一起读这本书,两天一章,十四天读完,每天晚上讨论交流。
白天上班,抽出时间读一段,车上读一段,趁晚上交流前读完。可是我们总能超前读完,后来我们不约而同的提前了进度,一天一章,七天就阅读了整本书。这是自己最彻底,最认真,效率最高的一次阅读体验。
接下来,共同践行书中的方法论: “只字不差阅读” “控制你的大脑” “戒掉你的抱怨” “你最宝贵的财富” “财务自由”。每个概念都能给我们两个人以发现新大陆的惊喜,我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之前,我拖延很久不洗碗的毛病改了,从2016.12.15开始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是吃完饭10分钟内开始行动。附加培养了,每天打扫屋子两遍,整理内务的习惯。 与时间做朋友,88天了。他也开始跟家人跟朋友分享书中的概念,知识就是个奇妙的东西,在分享的过程中,分享者总能得到知识比之前更新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抱怨,焦虑。他开始跟时间做朋友,进行深入思考,明确清晰自己的目标规划,开通公众号,开始简书写作。 我相信,这一定是我们一生难忘的共同成长的经历。
案例2 把专栏文章每天都发给另一个朋友
好书不止是看一遍就能看明白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也是如此,总是需要点耐心。但是,自己过去的阅读习惯,总是像看故事书一样,一遍就过,只为“我看过什么什么书”。 对于专栏第二次的阅读,也是一拖再拖,无限推后。我开始想到这个概念 “教是最好的学” ,是啊,我为什么不再分享给朋友,在分享沟通过程中再一次学习呢? 每次给他发送完毕后,自己都会再一次看,带着自己已经升级了的大脑看。果然是全新的认识,看到了好像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文章,自己遗漏了很多很多观点。重新做笔记,分析自己目前做的事,诊断过去做的事。印象深刻的是,我在“什么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中,读到了过去的自己,“心急火燎随大流” 。也解答了目前自己不断想象通过写作赚钱的念头,“这些机会怎么能属于心急火燎随大流的人呢?它属于那些过去几年十几年有意无意准备好的人啊”,老方治新病。受益良多,我相信这就是我在知识传播中体验到的新快乐,新认知。
案例3 我给表姐选语音文章
之前,自己总是经常与人分享自己看到的文章。期待着别人的回复,期待着别人的另眼相看。有时候别人不回复,我还有点生气。 也有的时候,自己看到一篇新文章,总觉得面熟,原来是自己几星期之前就读过的文章。还是像“读故事书”一样,图个快感,图个“我看过啦”的愚蠢,无效的阅读着,享受着“很勤奋的样子”,现在回头看着实可笑。
言归正传。 一次,我读到和菜头“写过孩子们的信” 这篇文章,觉得挺不错,就转发给了几个姐姐。 过了十来天,我表姐给我回复“这篇文章真不错” ,我一下就兴奋了。姐姐居然全看了,因为这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姐姐让我以后多推荐一些这种文章,我也挺开心,答应一天一篇,帮助她让她体会阅读的快乐。更是一次知识分享的机会,我期待着知识分享中,新的认知的快乐。
我给姐姐推荐了一系列吴伯凡的文章,每次推荐前我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精挑细选。选择之前自己也再大致浏览一遍,甚至再听一遍半个小时的语音。 不出意外,知识分享的新认知再次光临。它向我全方位的描述、展现我之前即便是只字不差阅读而又拉下的知识、内容。开始跟姐姐交流,深入思考,自己的感悟是什么。自己能从文章中提炼什么,获得哪方面的成长。
这就是自己践行“教是最好的学” 的三个案例,非常开心、享受这样的过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再一次的成长,获得新的认知。
感谢上帝,感谢专栏,感谢李笑来老师,也感谢能听我分享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