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日,和许多祭祖的路人一样,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冒着细雨,走上乡间绵长的小路,去看望我父亲。家乡的原野,在春雨的滋润下,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田埂里青青的麦苗儿,碧绿油亮,一片一片绵延开去,象绿茵茵的绒毯,招人喜爱。不远处的塬边,花儿一簇一簇竞相开放,桃红杏白的色彩把家乡的三月天(家乡有传统,早清明晚十月一,清明扫墓一般从三月中旬开始)打扮的分外美丽,远远望去宛若一个巨大的花园。这个花园的缔造者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先辈们。曾经几何,先辈们就象辛勤的园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多少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多少个披星戴月的劳累,才换来了这片土地今日的平整与芬芳。如今,他们毫尽了自己最后一滴汗水,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永远长眠于这片生养他们沃土里。
在外工作多年,每年清明节不论多忙,都要抽空回家,不为别的,就为好好的走一走家乡的小路,看一看长眠于斯的父辈们。每年走在这条路上,都会与儿时的玩伴不期而遇。就仿佛这个巨大的花园里种着一颗风筝树,我们就是那飞一个个飞起的风筝,无论飞的多高多远,线总牵在这里,这个时候不论你在做什么,心都会被牵回这里。我想,这便是家乡这片热土的魅力吧。家乡的泥土里种有游子的根,承载着游子的情,写满游子的思念与牵挂。
我的思念装满了对父亲的怀念。父亲的离去是我最大痛,每当想起,我就不由得泪流满面,不能自抑。父亲在我全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病倒,让我失手无策。记得那天,弟妹打电话告诉我说爸生病了,可能要到大医院检查一下,我不加思索的说,那就来吧,到我这里来,我带爸去检查。于是,我把父亲接到宝鸡,第二天就带父亲去中心医院住院检查。当我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犹如晴天霹雳,给我当头一击,我愣住了,懵了,等我回过神来的时侯,眼泪象开闸的洪水正滚滚流下,不知不觉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躲到了医院的角落里哭了整整一个下午。该怎么办?我怎么也想不通,我心中永远的依靠,大山一样坚实可靠的父亲,怎么会突然倒下呢?我不信这个结果,反复多次询问医生。医生冰冷的答复,毁灭了我所有的幻想,我的父亲倒下了。
父亲是个勤劳的人。那时候家里穷,父亲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姊妹上学。哪些日子里,父亲种甜瓜、种苹果,养牛、养猪、养羊,无论刮风下雨,地里总有父亲的身影。父亲常说“人勤地不懒,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果然,父亲一次一次的辛劳,换来了我们能一次一次按时交纳的学费。那时,每每开学时,父亲都会说我们姊妹说“你们在学校好好学习,家里有爸呢”。每次开学,父亲总是穿他那身破旧的蓝色中山装,推着家里仅有的一辆值钱家产——自行车,送我上学。他驮着我的被子和粮食到学校,总是婆婆妈妈,叮咛这叮咛那!爱面子的我,每每在这时,总感觉好烦,我常常以父亲的衣服不体面而感到尴尬。就这样读完中学读大学,好不容易大学毕了业了,在远离家乡的外地上了班,父亲又不嫌远,一次一次给我送苹果,而且每次来都是不停,放下苹果就要走,理由永远是“家里农活忙的很,不敢耽搁”。后来,听母亲偷偷给我说,父亲是怕来给我添麻烦,影响我上班,才想出来的计策。每次休假回家,父亲总是要和我唠叨说“好好干,国家的事不敢马虎,在单位要勤快点,咱们农民家能有一份好工作不容易,要上进,要不怕吃苦,要爱人,你看村北头的你张伯,原来是单位的临时工,在单位不怕吃苦,脚勤手勤,现在都成正式的了,你们念过书的人要比人家做的更好一点”“别管家里的事,家里有我呢”。父亲没上过几天学,文化不高,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的意思我懂。
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渐渐感觉自己好象明白了点什么,每次回家,都愿意坐一下听听父亲的唠叨,虽然有时候是重复听,也不觉得烦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我的父亲会生这么严重的病。父亲一心想着我们,而我们却忽视了他的健康,忽视了我们的父亲已不再年轻,我甚至没有给父亲买过一粒保健品,买过一件象样的好衣服。父亲真的老了,我们怎么没有发现呢?接下来的日子,我在西安咸阳宝鸡三地奔波求医,但是无论怎样也无法挽回我父亲的健康,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的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每次回家看到父亲,我都要强装笑脸,陪他说一会说话,而转过身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父亲说“你在西安上学的时候家里经济紧张,给你的生活费少,让你受罪了”“以后要多照顾弟弟妹妹”“照顾好侄子”“多回来看看你妈”“多注意你的身体,有病就看,爱惜自己”,父亲可能感到了身体的变化,给我交代着后事,都到了这个时候,父亲还在替我们每个人考虑。
记得工作后每次回家探亲,不管有多忙,父亲总会放下手头的活,到距家二、三里外的公路口接送我,每次一下车,父亲总是第一时间迎上来,抢过我的包背,自己背上。回家的路上问这问那,总有道不完的叮咛。自从父亲病了以后,体力渐渐跟不上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了,我回家也不事先告诉他了,没的父亲的陪伴,我总感觉原来很短回家的路,总是变得那么的长,那么的单调。见接不上了,我走时,父亲每次总要送我一程,怕他辛苦,每次我都拒绝,但见父亲每次都很坚持,想想他老人家也是送一次少一次了,我也就不再反对了。每次我都扶着我的老父亲慢慢的走上一程,只在父亲不注意时偷偷的擦干眼泪。由于体力的限制,父亲送我的距离越来越短了,第一次是送出村子,第二次到村口,后来一次不如一次,最后一次是送我到家的大门口,扶着门框看我走远,每次回头看见父亲站在后面目送着我离开时,看到他高大虚弱的身体艰难地或扶着道旁树,或扶着门框,吃力地挥着手示意我快走的样子,我就伤心不已。再后来,送别的一幕便成了我回忆父亲的最珍贵的记忆了。
2007年9月份,父亲走完了他生命的历程。勤勤肯肯一辈子的老父亲,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孩子们和他的家庭。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还要重要的老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把他安葬在了生他养他,他自己一生珍爱的这片老家的土地上,辛苦了一辈子父亲终于可以安心地休息休息了。
父亲走了,他老人家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他的谆谆教导永远种植在了我们的心里。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个年头,正如父亲期盼的那样,弟弟妹妹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对于父亲的思念却总挂在我的心头,如放飞的风筝,每到清明前夕,老家这边的线头总在慢慢收紧,不由自主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成了必修课。
2017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