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六岁男孩妈妈在微信上聊天,妈妈很抓狂地倾诉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老师打过两次电话希望她能严加管教。可是无论如何威逼利诱,孩子不但不听,好像还变本加厉。
我问妈妈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怎么样,妈妈说在家里孩子整体的表现挺好的,不明白怎么到了幼儿园就成了“坏孩子”。接着,这位妈妈给我发了一张表格。
看到这张从周一到周日,记录的一丝不苟的表格,我的内心立即就崩溃了!
这张表格上,用小红花奖励好的行为,用“×”批评坏的行为。例如:周一,吃饭吃了满满一碗,吃的干净,得小红花;周二,自己快速穿衣服,得小红花,睡觉磨蹭,得“×”;周三,帮妈妈做家务,得小红花,玩具没有归位,得“×”,……。
这就是传说中的好习惯养成表。
可是在我眼里,这张表简直就是恶魔。
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在学校不遵守纪律,就是被这张恐怖的表格逼的。如果继续用这张表格,孩子以后一定会出现比不遵守学校纪律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想一想吧,每时每刻,你都被监督和评价,你所有的行为都要被贴上“好”或者“坏”的标签,并被记录在案、秋后算账。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不会觉得窒息吗?
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所谓的不遵守纪律,其实是在巨大压力下的一种自救行为,是对无条件的爱的呼唤。
先贴标签,再评判,这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套路了!评判本来是上帝才做得了的事,但我们却常常代劳。
急于给孩子建立好习惯的家长,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个内在信念: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怎么描,就会出现怎样的图画。这样的信念,会导致家长非常执着于“对”与“好”。因为家长有恐惧,害怕白纸被画“错”或者画“坏”。
在这样的信念下,家长就会拿着一个放大镜,天天寻找“好”与“坏”。本来大多数的“好”与“坏”,依据不同情景,都是可以相互转化,自动调节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可是家长对“好”的执着,会强化“好”与“坏”的对立冲突。孩子即便是被训练,建立了好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也会成为僵化的习惯,而僵化的习惯进而会形成僵化的性格。孩子以后会有很多条框限制,脑子里“对”与“好”的标准太多,遇事不能灵活处理。
不断去评价孩子,也意味着你在不断地告诉孩子,爱是有条件的。你做的符合标准,就可以得到小红花得到爱,做的不符合标准,就要被惩罚,就得不到爱。这会让孩子形成一套外部评价体系。孩子不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探索自己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而是为了得到爱,为了得到认可,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强迫自己向外部标准靠近,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不敢也不愿意遵从自己内在的真实动机,会忘记自己是谁,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所有的评价,构建出的内在关系都是控制与被控制。无论是小红花还是“×”,都是控制孩子的手段。如果孩子将这样的关系互动模式内化为自己的关系模式,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与人交往中会不断重复做控制者或被控制者的命运。
再检查一下这个信念: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定要画对,画好。这个信念对吗?
我不认可这个信念,我接受孙瑞雪的观点: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是带着内在的精神胚芽而来。只要你提供阳光雨露,孩子天生就带来的精神胚芽就一定会开花结果,是苹果就会长成苹果树,是桃子就会长成桃子树。你没法评价,苹果好桃子不好。无论是苹果树还是桃子树,生命之花都美丽耀眼。
父母要做的是提供能让种子发芽的阳光雨露,最好的阳光雨露就是无条件的接纳与爱。父母根本不需要指导种子怎么发芽,只需要陪伴,只需要耐心等待。种子的天性就是发芽,成长,而且没有人会比种子自己更清楚它要长成什么。
李雪在《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中说:“若有充足的爱和流动,那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也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最自然的选择”。
你见过身上没有任何坏习惯、没有任何缺点的人吗?如果这个地球上70亿人口,都是带着坏习惯,带着缺点生存,那么你的孩子身上的所谓“坏习惯”,真的那么可怕吗?
小心呀,你那么用劲,就怕你把孩子身上原本是无伤大雅的小缺点,硬是修理成“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