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初心是出于好奇,觉得读本书直接阅读完就好了,但直到把这本书看完才让自己脑洞大开,颠覆了我的学习方法。原来学习是有科学方法的,只有遵循科学方法,才会让自己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学习知识阅读书籍一边学习记笔记或者一边学习划重点,要不一本书反复阅读或死记硬背往往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我们被自己表面上的努力给骗了,在这个毫无挑战的过程中会让我们产生错觉,觉得自己已经把这本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记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这部分我们往往很容易忘掉,无法形成持久记忆。反复阅读是白费力气、浪费时间而已。被知识填满是没用的,必须要把书中内容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式,达到真正的精通。我们阅读的知识链要掌握在大脑记忆当中,要学会主动进行知识检索(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这才会为自己所学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比如你参加完一堂培训课后你有没有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遍今天所学的概念与定义,以此来回顾知识?看完一本书后,有没有试过把书合上,自己来复述一遍书的内容?如果没有,那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所以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检索,也就是多去做自我检测,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我们很多人都会反感检索,因为检索是对大脑的审判,有时候你能想起来某个知识,但有时候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这种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
以上的观点就告诉我们,读书并不能单纯的阅读,而是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这就需要我们同时也要学会讲书,把一本书的核心和精华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给说出来,这也是书中作者所提倡的。要弃除过去的观光式学习,学会讲书这种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会帮助我们成为事件的“主人公”,不断体会和探索书中内容。同时讲书能锻炼一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因为你要讲给身边的人听(刚开始讲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自己),所以你必须努力找出这本书的意义与使命。
很多人阅读书籍会记笔记划重点,但这样看书会导致没有贯通感、连续性和兴趣点都没有了。所以读书要从头到尾读下去,不记笔记不划重点,也不查资料或者不认识的字也不用去管,保持阅读的流畅性和快感。同时要以讲书为目的阅读,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把手机扔到其它房间,不让手机打扰。很多人对于读书有误解,认为读书没用,其实我们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掌握别人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智慧结晶,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它让我们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不仅仅局限在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人和事中。但反之,读书如果只追求有用,那么我们会落入读书功利化的陷阱,如果这本书没有解决你当前的实际问题你很容易气急败坏。知识本身就是非常有用的,书只是催化剂,只能助力,最后能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你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遇到读不懂的书籍,先慢慢读,如果实在读不懂,那么先找相关的书籍读。读不懂这只是某一刻的情况,你要相信日后某个时刻你终究会读懂。不要把读书当成一件私事,读书其实是需要和朋友一起交流的,大家共同交流学习进步,有助于打破阅读的舒适圈,同时也能巩固自己的知识链。
如果我们读的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量也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真正把一本书读懂、吃透。要读懂一本书,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解池子,你的理解池子有多大就决定能读多难的书。要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这个池子必须包含着七个部分。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基础思维是当代人要掌握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心理学知识(了解人类动机的不二法门)、国学常识(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建立文化自信,了解自己怎么来的,得了解为什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样)、管理学知识(处理当代人际关系的一门学科,其实就是领导力)、逻辑学知识(遇到问题知道怎么去论证,怎么进行有效论证,怎么有效地提问,怎么去看逻辑推理上的漏洞)、哲学知识(使人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层次)、人生经验。只有阅读足够宽泛,才能够淡定对待每一本书,去发现每一本书真实的价值和优点,这就是所说的理解力的池子。
会读懂一本书,更要能讲解一本书,学会做一个知识传播者,真正的给身边的人带来帮助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