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刺客,往往想到荆轲、专诸等先秦刺客,其不仅仅是一个杀手,更多的代表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心,司马迁曾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高度评价刺客精神:“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是一种不畏生死的刚烈精神。在明朝建文时期,也有一些刺客,他们只是一介文人,没啥专业技能,但依然出于一颗纯洁的忠心,直面生死,刺王杀驾。
朱棣就遭遇了两次刺杀,一次是在进南京城时,一次是在登基不久的朝堂之上。
金川门行刺——建文朝御史欢迎朱棣的特殊形式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到南京后,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直接把燕军放进了城,王旗下,朱棣骑着高头大马,脸上洋溢着狰狞的笑,得意洋洋,向城楼上的朱橞和李景隆打着招呼。
突然间,从旁边道路上飞驰过来一匹快马,马背上坐着一个文臣装束的人,他手里拿着一把匕首,直奔朱棣这边,得意忘形的朱棣哪会料到今天会遇到这等事情,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马背上的刺客已将匕首刺到了朱棣的眼前。可刺客水平太臭,没把朱棣刺着,倒是给机警万分的燕王警卫亲兵给发现了,他们飞也似得举起兵器,轻轻地一拨,就将刺客给撂倒在地。惊恐不安的朱棣马上勒住了马缰绳,叫着亲兵们押注刺客,问个究竟。这不问不要紧,一问差点把朱棣弄晕过去。
原来这个刺客压根儿不是什么正宗的科班出身,而是业余的,并且还是个文人,确切地说是建文朝的监察御史。他叫连楹,国子监出身。朱元璋十分喜欢连楹,多次赞赏他刚正的品格,后来将他调任监察御史,朱允炆登基后,虽没有重用连楹,可人家连楹是个坦荡荡的君子,并不在乎官位的高低,而是将国家社稷放在第一位。
当听说朱棣被放进城里后,连楹肺都要被气炸了,马上找人,搞到了一把匕首,然后直奔金川门,迎面远远而来的就是朱棣,连楹便跃马上背,飞驰向前,直刺朱棣……
连楹被捕后,惊魂未定的朱棣做梦也没想到,建文朝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学士却以这样的形式来欢迎自己,顿时兽性大发,将连楹乱刀砍死。《明史·连楹传》
这位连楹算是死的很悲惨了,但还有一个刺客比他死的要悲惨更多倍,他就是景清。
先潜伏再行刺——景清一口血喷在朱棣的龙袍上
景清,洪武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后出任监察御史。曾因在给皇帝的奏疏上写错了字而入狱,但朱元璋出于其卓越的气节和品格很快就赦免了他,后出任宁波知府。景清为官清廉,颇具君子风范。
建文初年,景清被建文帝委以重任,做了北平参议(大约相当于北京副市长),他曾到朱棣的燕王府侦查情报。当时朱棣还没做好造反准备,便盛情款待了景清,聊来聊去,朱棣对他印象不错。
后来,朱棣南下逼近南京时,景清与方孝孺、练子宁等人秘密起誓,力保建文帝。
朱棣杀入南京后,方孝孺和练子宁等人都因拒不合作而被杀,这使得三人的盟誓没有实现,但也提醒了景清:应该注意与朱棣的斗争策略,于是他假装归顺。朱棣闻讯喜出望外,因建文朝臣投降的太少了,便对景清投降的真实性没有在意,而景清假意归降后,与其他降臣们一起上朝、退朝,“循规蹈矩”,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但景清很快就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建文帝可能不像朱棣对外公开的那样烧死了,而是出亡在外。于是他表面上对朱棣更加恭敬,在暗地里寻思着如何找机会干掉这个大逆不道的家伙。主意拿定后,景清就把一把利剑藏在自己的衣服里,每次上朝都十分小心地夹着、掖着,时刻等着机会。
建文四年八月,新天子朱棣一如既往地来到了皇宫临朝,看到满朝的官员都穿着标准的官服,唯独景清却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朱棣就开始犯嘀咕。几天前钦天监官员向他奏报说:最近天象很怪,一颗红色的文曲星急速侵犯了帝座。朱棣想,国家天文台奏报的怪事会不会与朝廷里什么事有关?因为当时在上朝,就没有再多想。
退朝以后,大家都走了。景清突然间冲到朱棣面前,想拔出利剑准备行刺,但文臣不擅长这活,还没等景清将利剑拔出,朱棣四周的侍卫就三下五除二地将景清押住了,从他身上搜出了那把利剑。景清知道自己的愿望已经落空了,干脆站直起来,大骂朱棣,怒斥道:“我是为故主来报仇的,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叔叔,不择手段地抢夺侄子的皇位,这跟父亲去强奸自己的儿媳妇有啥区别?”说实在的,这话骂的太有分量了,朱棣羞死了,气坏了。暴怒不已地朱棣命令身边的武士们赶紧动手撬断景清的牙齿,但景清毫不畏惧,武士们撬牙齿时,他还不断地大骂朱棣。朱棣越来越火,下令将景清的舌头割掉。顿时景清满嘴都是血,但他还是拼命地抗争押他的武士,并使劲将一口鲜血喷到了朱棣刚穿了没几天的龙袍上。这下朱棣疯狂了,命令刽子手将景清活剥人皮。《明史纪事本末》
实在是太惨了,但这还没完。
景清的人皮被剥开后,朱棣还不解恨,命人用稻草之类的东西填进去,然后将稻草人景清用绳索绑在长安门,接着将景清的骨头和肉体砸碎。
有一天,朱棣路过长安门,巧了,那根拴住“稻草人”的绳索突然断了,“稻草人”便朝着朱棣倒了过来,直接把朱棣吓个半死,定了神后,朱棣下令将“稻草人”景清给烧了。
景清的事弄的朱棣是噩梦连连,老是梦到景清在追杀自己,朱棣心想景清还这么厉害啊,于是下令“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攀染”,就是说,朱棣将景清老家的九族全部灭了,然后再像顺藤摸瓜一样将景清有关的人全部杀了,史称“瓜蔓抄”。《明史纪事本末》
景清的忠勇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和怀念,在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旁边,明末一些士大夫为纪念景清建了一座景公祠,可惜的是,其毁于近代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