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多读了几本书的缘故我好像越来越像的原本的那个自己了。
大学的时候,有个同班同学,不喜说话.不合群.挺闷的。除了偶尔能跟室友一起,大多数时候都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自习的时候手里一直有一个本子,那是他写的小说,每天都在写,我转身去看的时候还会用手堵住,可能是怕笑话。
也许是太孤独,我总是想要找个朋友,于是拉着室友一起吃饭,一起打游戏,一起上课下课,那样的日子过了很久,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奇怪。有时远处碰见那个同学,室友会跟我说:他怎么总是一个人啊,有点孤独吧!我说:也许他喜欢一个人吧!
有一天他的qq空间状态更新了这么一条:
努力改善了自己,反倒让自己变得奇奇怪怪的,好像变成了个笑话。
我知道他也为自己的种种所苦恼,也试图让自己变得外向些,为了获得可怜的存在感,为了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异类,赔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硬要变成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直到后来我慢慢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骑车去看电影,一个人去食堂吃饭,没有了一群不怎么熟的老乡去ktvk歌的尴尬,没有了勾肩搭背参加各种聚会时的不适,也没有了非要迎合的不失礼貌的微笑。我才感同身受的理解了他当时的状态,我突然觉得多了一份从未有过的自由和舒服,有一种放飞灵魂的感觉,我的内心也比任何时候都笃定和平静,也许这本来就是我该有的样子吧。
再后来朋友说我变了,我好像也有了一个标签叫特立独行。
对啊我好像是变了,变得更像自己了。
其实我不会告诉你,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电影还是高中看过的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
它传达了一种我喜欢的那种特立独行的态度。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要求一模一样,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大学毕业了努力找个好工作,工作了买个像样的房子,二十五六岁一定要找个伴侣结婚,度过自己的一生。
慢慢的我们就像是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产品一样,
有了一样的去向,其实,有时候你压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最终想长成的是什么样子,未来想过怎样的生活,去哪个城市生活。你只能像所有爸爸妈妈教育的那样乖巧懂事的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热情开朗的圆滑处世,接人待物。
就像席慕容说的那样: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为了周遭的人对我的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你想转行新媒体是吧,去业余写作啊,熬夜的那种,会有人嘲笑你是吧?
你想去偏远山区支教是吧,去申请啊,怕有人说你作是吧?
你想去创业是吧,去下海试水啊,怕失败了受到别人的冷眼是吧?
你想去旅行是吧,攒钱买相机去学拍照.学ps啊,怕自己没实力也学不会是吧?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做那个可能是别人眼中被称为异类的人,敢于特立独行,敢于与众不同,因为那可能是你自己原本想要的样子。
当然,我也不是说你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身有什么错,只是遗憾的是,它不是一个万能公式。
就像老妈从小就教育我要会说话,做人要圆滑一些,进入社会以后,溜须拍马是常态等等,然而教育了20年我还是没学会。
我还是没学会在酒桌上跟人家侃侃而谈,
我还是在考驾照的时候差点举报了恶意收烟的教练。(好吧,毕竟我要拿本)
我还是没办法游刃有余的在亲戚朋友面前嘘寒问暖,拉家常。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会说漂亮话,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如初。
也许我并没有活成爸妈眼中骄傲的孩子,报志愿.选专业.找工作.选城市一切
的一切好像都没有听爸妈的决定,我好像是一个乖巧的叛逆小孩。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是想告诉你要一味的特立独行,标榜个性,不是要告诉你不说话,走路带风的样子很酷,不是要告诉你你所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错的,我只是想告诉:做自己,
仅此而已!
作者无敌颖火虫, 一个崇尚自由,假装文艺,还未落地的理想主义的理工科男孩,立志让看到每一篇文章的你多一点思考,多一点阳光!
%252Fwe;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