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待花开
传说在1666年,24岁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一颗苹果从树上坠落砸中他,因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同类型的还有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凯库勒在做梦时想通了苯环结构;佛祖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的顿悟……等等。仿佛从古至今,很多重要成果都是某些天才灵光一现的结果。回头再看看自己,虽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也会偶尔在刷牙、洗澡的时候,猛然想通一件事情,使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迎刃而解。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然,我们希望生活工作中,这种“啊哈”时刻越多越好。现实却是,它来无影去无踪,行动不定,难以捕捉。总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坐等灵感来敲门吧?
那么,今天我带来的这本《超级领悟力》,就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为我们彻底解释了,这种“啊哈”时刻的真正来源。我们有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地学会一门课程、一项技能,快速听懂他人表达的言外之音,快速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吗?在今天的阅读中,你将会找到答案。
原文:
通常……(想法)会突然到来,无须我做任何努力,像一个灵感一样……它们不会造访一个疲惫的大脑,也不会在你伏案工作时到来。首先,而且往往是必需的一步,我会彻底换个视角来审视问题的所有方面,即将问题所有的方面和复杂性都印入“脑海”……然后……好的想法到来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小时安静、快乐、精力充沛的时光。通常,这种时候会是我早上刚醒来的时候……但是它们更青睐于在一个晴朗的天气,当我正在树木葱郁的山丘散步时候出现。
刚才我们说了,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选择坐等灵感。而更多的是伏案苦读,加班加点地找到解决方法。
这样做会带来的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是:疲劳战术。即使最终我们获得了解决方案,也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在投入与产出上,比例严重失衡,导致身心俱疲,丧失继续探索的动力与激情。
甚至有的时候,即使想破头,也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例如:为什么同事会突然疏远自己?怎样做才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等等。这些看似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某一个时刻因为突然顿悟而解决,比在办公桌前冥思苦想,成功的几率要大出很多。
再有,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一个企业都越来越看重员工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将其视作经济增长的助推力。而大部分创新都不是循规蹈矩的研究结果,而更多的是依靠“啊哈”时刻的灵光一现。
因此,书中作者说道:领悟性的思考是一种资产,它的缺失会为我们带来困境。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领悟能力呢?在节选的片段中,我们看到作者给出了两个步骤:
步骤一:彻底换个视角来审视问题的所有方面。
什么意思?就是说,“啊哈”时刻虽然是我们发现灵感的时候,但并不是其发生的源头。在“找灵感”之前,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用刚才“怎样才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的问题为例,我们来具体看下,如何全方位解读呢?
首先,检查偏见。尝试逐一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有哪些方面?领导印象和我的表现。
�每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我的表现决定领导印象。
�它们与外界是什么关系?领导的印象决定我在职场的发展,我的表现还对周围同事产生相关影响。
�目前你有哪些不必要的假定?领导的印象不一定全部来自我的表现,还有周围人的评价、原领导的推荐……等等
这样一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是就会全面了很多呢?
另外一方面,在涉及物品的问题上,我们还要避免将其功能化,而是用客观的描述来代替。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一根蜡烛,如果将其换成“一个用蜡做的、长的、有一根绳子嵌入其中的圆柱”,会更容易激发出后面的灵感时刻。
好了,在换角度审视问题之后,就来到了我们的步骤二:有一个小时安静、快乐、精力充沛的时光。
也就是说,将问题暂时放下,给灵感以自由的空间,都有哪些呢?
1、开阔、通畅的环境。
2、避免接触锋利的尖锐物品。
3、蓝色、绿色的主色调,或者昏暗的灯光。
4、舒缓的音乐。或者其他一些注意力可以抵挡的噪音,例如海浪声、喃喃低语等。
5、改变常规路线。
6、与多种多样的人交流。
7、宽松的目标和弹性的工作安排。
8、小睡。
9、思考遥远的未来。
总是,为了使“啊哈”时刻发挥作用,当我们困在一个问题上时,休息一下或者思考一些不同的事情,要比坐在办公桌前冥思苦想要有效得多。洞察力信号会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出现,揭示你的想法和经验之间的相似点和隐秘的联系。
当然,在运用这个方法之前,一定要确认问题的紧急性。如果是下一秒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最好还是不要选择营造灵感时刻了。抓紧时间完成任务才是上策。
—END—
静待花开
天津首位三级拆书家
读书社群“悦读自习室”创办人
年阅读量200+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红心,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