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堂的饭越做越差。每每临近中午,几个相处比较好的同事就在群里商量中午出去吃啥。我这人不爱折腾,那天中午拖了个不在食堂吃饭的同事下去吃了一顿,差点被她的数落折磨疯:鱼是腥的,肉是臭的,菜叶是烂的,这个汤齁死人了……同事批我:你是不是没吃过好东西,这样的饭都吃得下去。
回想了下,以前在农村,物质条件有限,吃的蔬菜都是自己菜园里种的,那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每隔5天,邻村会有集市,爷爷便去赶集买些鱼肉回来,那便是全家吃的比较丰盛的一餐,多数时候,能有一碗炒土豆丝对我来说已是极大的美味。
后来上初中,是寄宿的,一周可以回家一次,回学校时要带足干粮和咸菜,妈妈还会给一些钱让我在学校食堂买菜吃。但多数情况下,我是不去食堂的,因为觉得菜太贵了。现在都很怀疑,当时为什么会那么乖,对于食欲一向很旺盛的我来说,居然顶住了食堂饭菜的极大诱惑。那时候,夏天比较惨,带的煎饼和馒头只过一两天就长毛了,但是舍不得扔,有时好心的房东会给热一下,大多时候,自己就着馒头和热水就吃了。我常常想,现在个子这么矮,是不是因为那时候营养没跟上,被咸菜齁的。哈哈~
不过回家就是最幸福的时候了,妈妈老怕我营养跟不上,我一到家,她就尽可能做出最丰盛的菜来,有什么好吃的也一定要留着等我回来。现在想想,那时候物质并不宽裕,即使妈妈尽可能将饭菜做的丰盛,炒的菜也顶多只有一两个,剩下的也都是腌制的各种咸菜,但如今想来,即使一顿大白菜,我都感觉香的诱人。
后来上高中,要一个月一回,从家里带一个月的饭是不可能了,只能去食堂吃。当时为了省钱,我跟舍友,俩人打一份菜,两个馒头。舍友个头比较高,饭量也比我大,吃的比我快,但每次她吃完时,碗里都会给我剩下足够的菜。我懂得她那份接济的情谊,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在心里感激她。
后来大学,父母给的生活费更多了,但我一直很节制,早上吃个蔬菜饼或者包子,中午除了馒头或者米饭,也顶多买一份菜,晚上跟早上差不多。上大学的时候同学间的聚会也多了。那时候大家口味都比较重,四川菜、麻辣烫、火锅,一样一样地吃,很热闹,往往一份菜上来,没过几分钟就见了光,然后大家乐呵呵地边说边笑等着下一道菜。我喜欢那种热闹。现在想想,那时候下馆子,吃的菜连用的什么油都不知道,浓重的调料盖过了所有食物的味道,想来都油腻腻的,真不知道年轻时候的胃有那么强大,居然吃的那么欢。
直到工作后,因为业务关系,出入很多大大小小的酒店餐厅,也开始比较出哪些酒店哪些菜做的不错,哪些看似不起眼的犄角旮旯处隐匿着什么样的特色饭店。但是很奇怪,一直没觉得这些菜有有多好吃,即使装潢再高档的饭店,真正的饭菜端上桌的时候,我的心内,也少了那份对美食热切期待。可能,是因为一起吃饭的人不同吧。
后来,在家里自己捣鼓吃的。渐渐地,觉得在外面吃再丰盛,还不如自己做的一份普通面条。这些年来的安稳生活,我已可以不用再为物质的捉襟见肘而亏待自己。尽管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吃饭,我也可以一顿饭倒腾出三四个菜来。每每吃到自己做的饭菜,心内总有一种安适感。做菜有做菜的学问,即使厨艺再差的人,只要味蕾正常,还是能品出心情好和心情差时做出的菜味道的不同的。
记得李安当年拍过一部《饮食男女》,片中的开头,父亲老朱那高湛的厨艺着实看呆了我。原来做菜可以这么讲究!只是厨艺再精湛,女儿们不领情,升腾的饭香也失了让人胃口大开的欲望。
前两年,《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特别火,烟火袅袅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食物的魅力,看到了文化在饮食上的沉淀。好像就从那个时候起,自称吃货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吧。
对于物质再也不缺乏的我们来说,饕餮饱腹都已不再是我们的全部追求,而吃出美,吃出情感,吃出文化,才是更高金字塔上我们妄图区别于其他人的要求之一。所以,何谓美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这顿饭,你吃的开心,那就是美食,你吃的让你觉得有范,那也是美食。
如果,你在遥远的异乡,疲惫的赶了一天的路,这时候,到路边的小吃摊旁坐下来,要了一碗牛肉面,吃的肚滚腰圆,驱散了寒冷,驱散了饥饿,驱散了疲惫,那么,这碗牛肉面,就比你在中国大饭店里吃的上千上万元的海参鲍鱼更像一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