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宝马集团ReachNow在成都推出了宝马高端电动分时租赁产品“ ReachNow Powered By EVCARD”,这项已经在欧洲、美国都已经正式运营的共享出行项目,终于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次在成都,宝马是与环球车享旗下的分时租赁品牌EVCARD分时租车合作的,想要使用的用户可以借助通过EVCARD APP和来进行完成车辆预约、取车、还车、付费等一系列的操作。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宝马即时出行独有的车内共享科技,用户还能体验一把全程无钥匙就能正常用车。
本次投放了100辆纯电动BMW i3的升级版,定价为2元/分钟,在市场上算是比较正常的价格。不过根据宝马给出的网点规划建设方面的资料,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宝马主要想服务的还是高端人士。据称,宝马将在2018年陆续投入使用25个配备专人服务的网点,而这些网店大多集中在政府办公区、五星酒店、高档住宅、大型企业和商业CBD等等,用户需要在这些固定网点来完成取车换车的操作。可见宝马心中的受众究竟是哪些人。
本次宝马的推广也是在借助政策的东风,在不久之前,国家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俗称“共享汽车”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免押金租车模式,鼓励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因为政策认为,共享汽车可以改善用户体验,给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法,实际上有助于减少车主个人购车意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缓解城市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减轻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压力。这明确鼓励了共享汽车的发展,让各大企业们开始看好共享汽车的未来。开始积极在华布局共享汽车业务。
宝马也开始加速了在华进行共享汽车推广的布局,其实,早在今年8月份,宝马就已经在沈阳投放了1500辆崭新的蓝色宝马轿车。同时还在使用功能上做出了不少创新,对这些共享汽车做了技术升级,加入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酒精测试、智能语音和车载WiFi等新功能,都是为了更好的为用户进行服务。
例如,用户想要用车时,进入车内需要经过两人脸视频系统和红外线酒精测试系统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后,才可以开走。同时还有严密的系统监控措施,对车辆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监视到,如耗油量、剩余油量,路途长度乃至刹车次数等等,都记录在系统中。
不同于本次在成都投放的电动汽车,沈阳的共享宝马轿车是采用传统的燃油动力,这也是考虑到沈阳地区的充电设备严重不足。收费就不像电动汽车一样按时间收费。而是按照路程长短,资费标准是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顶。此外,宝马共享汽车还可以在沈阳1400多家停车场的22万个停车位免费任意停放。
但并不是只有国外的厂商最敏感,国内的厂商早就开始进行了布局:在深圳,比亚迪、中兴等企业投放超过1000多辆共享汽车。上海的上汽集团与本次和宝马合作的EVCARD合资成立公司,投放共享汽车6000多辆,在北京,TOGO、GOFUN、一度用车、北京出行、等等,已经是乱军厮杀的局面,和之前共享单车竞争的局面颇为相似,只不过不同的是,限于汽车的成本,投放的汽车总数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回溯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汽车项目应该诞生于美国,由ZiPCAR公司于1999年上线的,当时互联网络虽然不发达,而用户已经可以通过网站、电话和应用软件进行预约取车、换车等等操作,只不过在预约取车和还车时没有现在的手机应用那么方便,需使用待遇内嵌电子标签的卡片来完成车牌开启和锁停操作。不过这种模式在美国发展的不是太好,因为美国的人均汽车拥有比例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目前看来在中国市场,共享汽车的未来一片光明,除了政策扶持以外,科技的应用也使得整个找车、用车和还车流程更快速便捷。对汽车的需求空间还非常大,不过竞争也开始更激烈,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融资过或者实力较强汽车的分时租赁企业已经有有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且不断攀升,并且受政策的鼓励,其中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不过,共享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车辆总数规模小,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想真正做好,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