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老家的小商店明明店面很小,却要弄得人满为患,乌烟瘴气的。同样是零售业,老家的小商店与城市中的超市在经营方式上简直是两个极端,但为什么这些小商店依然存活得这么好?而且越是这样的商店存活的时间就越久?反而那些买完东西即走的商店却生意惨淡?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商业秘密?
老家的小商店店面很小,却经常挤满了人。有打牌的,有坐在门口喝酒的,有唠家常的...
小商店似乎成为了村里的聚集中心,人们不管是否需要买东西都愿意去超市逛逛,去热闹热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店内增加了更多滞留人员,意味着将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劳动成本,时间成本。如果说,利润=收益-成本,那么滞留的人增多并没有购买更多的商品以增加收益,但却明显地地让商店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本身并不划算,利润是降低的。那为什么活下来的小商店都是这个样子呢?
用户愿意来商店买东西的前提一定是“效用–成本>0”,并且“效用–成本”的值越大,交易越容易发生。所以促进交易发生的根本只在于这两点。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升效用。
如果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该笔交易中的成本主要为“直接成本(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等)”。零售行业的利润其实很低,货品能压缩的利润空间也非常低,所以想降低顾客的金钱成本基本上不太可能。小商店的主要目标顾客为商店附近的居民,可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基本上没有远道而来的顾客,并且顾客购买商品的场景一般会集中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顾客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与体力成本也非常低。并不需要很快地买完东西就走或者是送货上门。所以降低成本可以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那么促成交易的方式只能是从扩大效用着手。理论上任何产品的潜在效用都是无穷无尽的。例如:卖同样一批橘子,可能卖的是“低价”,也可能卖的是“有机”“安全”,又或者是卖“甜度”、卖“水分”、卖“产地”、卖“保障”、卖“新鲜”、卖“方便”、卖“包装”、卖“归属”、卖“爱心”、卖“反季节”的稀缺性等等。
反观小商店为滞留人员提供桌椅、提供沟通感情或打牌的场地,其本身正是一种扩大效用的手段。用户来商店购买商品,不仅获得了商品,同时也获取了“归属感”、“友情”、“快乐”等等的效用。如此一来,小商店卖的已经不再是具有相近物理属性的货品本身,而是一个效用的组合。
效用扩大了,顾客的粘性则更强了,同样的成本过去仅能购买到商品,现如今可以购买到一个更大的效用组合,交易自然将更容易发生,客流量或客单价则相应的也会增加,利润自然也就增加了。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
企业应当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以让交换行为更多地发生。
---俞军
企业和用户是平等的,企业拿创造的用户价值跟用户交换钱或者时间等间接价值,公平得很。这里的“交换钱”,是从企业业务总和的长期视角来看,且可以“羊毛出在猪身上”。企业应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来找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但并非只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因为有的用户价值虽然无利可图,但难以切割,或未被充分认知,或间接有利可图,他们同样也可以被创造。
虽然短期来看滞留顾客的增加确实是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但如果将战略眼光放长远来看,该部分人员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滞留人员的增加可以为商店增加更多的交易的可能,可以为商店带来更大的人气,可以为商店集赞更好的口碑、可以吸引到广告商张贴广告(例如线下的招工广告)等等。他们为商店后期“业务线”的拓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俞军老师曾经说过:“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当充分地发挥了该部分用户的价值后,商店的顾客也将不再是自然人,而是更大的“需求的集合”。
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是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那些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依然活得很滋润的商店,在附近居民眼中就是优秀的企业。
老家的小商店虽然小,但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生意经。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便可以发现其中的秘密。
---槿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