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狗十三》海报
电影的主角是一位12岁的女孩,李玩。她有一条狗,叫“爱因斯坦”。
李玩的父母离异,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缺少父母关爱的她孤独沉默,只有爱狗“爱因斯坦”会主动关怀自己。
不巧,爷爷不小心弄丢了“爱因斯坦”,失去唯一的心灵寄托,李玩伤心不已,更让李玩伤心的是,家人竟然找来另外一条狗说那就是“爱因斯坦”,李玩说家人在欺骗她,但是家人却说她不懂事。
李玩忍无可忍大吵大闹,与家人发生了冲突,最后李玩在父亲的疯狂殴打后“瞬间”变得“懂事”,她学会压抑自己的感情,讨好大人,成了父母眼中的懂事孩子。
懂事,这个词似乎是大人对孩子至高无上的评价,也是评价长大与否唯一指标。
“
“哟,这家小孩真懂事”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看到你懂事爸妈很开心”
中国人的情感似乎生活在一个名叫“懂事”牢笼里面,牢笼的上方有一个小窗,窗外洒落的点点阳光就像是撒哈拉的水源,成为牢笼里面的人活着的理由。
无论你的内心充斥着多少嫉妒、愤怒、扭曲亦或是好奇、天真、浪漫的灵魂,只要你出现出门见人,就必须披上这件“懂事”的大衣。
小时候大人说不要戴眼镜,因为戴多了会影响面容和气质。
这样事情又何止是眼镜呢?
心理健康就像一颗种子,童年培养在畸形土壤中的中国孩子成大后仍然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童年记忆,进而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种种行为。
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沅江12岁弑母,似乎每个恶性的事件都有一个畸形的童年种子,他们在黑暗的桎梏中生根发芽,一旦接触了自由的阳光变将肆意释放中压抑已久的能量。
爱因斯坦对李玩的爱是他们父母无法给予的,因为狗对主人的爱是无条件的,它不会因为你做的好与坏而对你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是父母却不一样,李玩的父亲会因为她考了高分所以带她去期待已久的天文馆,会想她认同自己的弟弟而给她买一假“爱因斯坦”。
你做得好,听话,我就爱你。
不听话我就用冷漠来惩罚你,有条件式的爱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氛围当中。
因此,爱因斯坦的丢失最终成为击溃的李玩心理堡垒的最后一根石粒,她逐渐吃饭时只看电视不看饭菜,冷冰冰的往嘴里塞饭、对爷爷奶奶的关心视而不见,招呼不到就出门...这一切“不礼貌”行为都来自童年阴影的反向溯源。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一个悲剧的中国家庭通常都是由焦虑的妈妈,缺席的父亲和一个崩溃的孩子组成的。
在影片中,你或许觉得李玩是真的不懂事,爷爷奶奶费劲心思付出却得不到李玩的理解,迎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责骂,李玩太脆弱了,成年人生活已经这么不容易,肩上扛着这么多东西又有谁能分担他们呢?
我们习惯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怪责不可抗力的外界,希望亲人能够分担我们的负能量,但是孩子本来就是一张白纸,他承担你的负能量,他们又如何在大人主导的话语价值体系下“懂事地”宣泄自身的负能量呢?
于是,孩子慢慢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去符合大众的评价,人言可畏下的自我意识在步履维艰成长,《巨婴国》中有段话非常经典
“
“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因为长期在孤独、缺乏安全感成长条件下的孩子,成大后自然将这类的不安延续到工作、友情和家庭,他们需要在工作中需要得到上司的认同,在友情中需要得到热闹的陪伴,在家庭中依赖孩子,即便他们已经成家立室也希望能够掌控孩子的生活,他们需要长期与组织,与他人,与家庭的共生关系,因为他们无法独自面对支离破碎的自己,孤独不安感聚拢他们去产生无意义的合群。
喧闹的聚会或许能够带给你短暂的安慰,但是照亮不了你内心最深处的黑暗,我们追求职场上技能树的枝繁叶茂,却对心理健康避而不谈,即便认识到也讳疾忌医,并将这样的悲剧投射到世代轮回当中。
“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国人为奉献留下感动的泪光,晃了晃手上锁了子女的懂事牢笼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