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看了我的《问答录|打孩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篇文章后,和我交流,说:“我觉得打孩子也没什么不好啊。”“不打不听话,说了也不听,一打就好了,简单有效。”然后,也有朋友看了我讲的“如何爱孩子”后,觉得“言必称爱”不好吧,爱能解决问题吗?
有上面的疑问非常正常,毕竟打骂教育是我们5000多年的传统,君不见,曾经“教棒”、“教鞭”、“戒尺”是老师必备的教学工具,我们的格言里也有“棍棒里面出孝子”,俗语里有“打是亲,骂是爱”这类似是而非的概念。
而且,表面上看,有些时候,打骂确实非常见效,你看下图的一位家长,听到老师反馈周末作业没有完成,第一反应就是打:“靠,臭小子回家要挨板子了”。
既然打这么有效,我们为什么还要反对打骂这种教育方式呢?我们知道,爱和恐惧是促使我们行动的两大基本动力。我们和心爱的伴侣结成夫妻,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我们每天努力去奋斗,这是爱的力量在驱使。业绩完不成要扣工资乃至开除,我们为此努力拼搏,这是恐惧的力量在驱使。
虽然两种力量都会驱使我们行动,但因害怕惩罚带来的恐惧的力量只能是外部驱动,外部驱动往往效果不能长久,包括奖励也是外部驱动,也不能长久,必需经常刺激。而且刺激要加码,否则适应了就无效了。打骂要想有效就必需不断加码,这个后果是我们无法承担的,这是我们不支持打骂的一方面的原因。
我们不支持打骂的另一方面原因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如下图:
马斯洛认为,当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无法追求更高的层级的需求。打骂驱动的是安全的需求,而我们希望孩子的状态是,孩子能自觉的主动的学习。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是什么需求推动的呢?是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推动的。
打骂等惩罚性的教育使得孩子长期处在低层次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上,低层次的需求没得到满足,孩子是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求的,也就是孩子自觉、主动学习成为了不可能。这就是我们家长常说的,小孩打一下动一下,好象作业是为我做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给足孩子的爱呢?我们来看,在达到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之前,还有一个情感与归属的需求,这个需求需要我们用爱去满足它,当这个需求满足后,孩子就会有了更高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我才“言必称爱”,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给足孩子的爱之后,孩子就会变得自觉起来。
当然,放弃惩罚式教育,给孩子以爱之后,我们还要通过沟通,帮助孩子构建“自信的自我意象”和“自尊的自我意象”,这样有了自信和自尊,自觉才会产生。
如何帮助孩子构建“自信的自我意象”、“自尊的自我意象”呢?这是我们接下去要研究的,敬请关注后续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