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面对挑战总是犹豫不前时,我们是一直被动地‘等待’下去,还是可以主动做点什么?”
“当孩子退缩逃避时,我们是否应该‘接纳’他?”
“有益的推动”与“有害的强迫”区别在哪里?
“接纳”孩子的“行为”还是他背后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也曾经被以上这几个问题困扰,不妨让我们翻开《游戏力II--The Opposite of Worry》这本书,一同听听作者看法。先看看封面上的这一段话:
“成人总认为,‘童年’就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搞错了(或者忘记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种元素的组合,不仅有好奇、兴奋和幻想,而且还有恐惧、愤怒和悲伤。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和等待----他还需要我们主动伸出援手”
这里所说的“援手”,或者副标题中提到的“轻推”,是本书的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也正是每一位带着问题啓待从书中找到“灵丹妙药”的读者所要探索的 ---有惊无险,刺激好玩儿的游戏旅程。
尽管我们对“焦虑”这一用词有些抵触,然而生活中“童年焦虑”确实普遍存在,有时一目了然,有时则体现为攻击性强或者沉默,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
“羞于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与人交往时扭扭捏捏;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事情必须完美;做选择是犹豫不决;很难接受生活中的小变化;常常因为小事儿发脾气或不高兴;坏情绪产生后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表面上顺从安心,实际上并不开心,等等。”
假如类似的情形经常发生,那么说明孩子内心的诉说绝不再是:“请接纳并等待我的成长”,而是“爸爸妈妈,我需要帮助。”
这里需要提及作者科恩博士的第一本著作《游戏力I—Playful Parenting》。在这本书中,作者已经讨论了“爱与接纳”的两个层面:
一、我们接纳什么?是对孩子表面行为的被动接受,还是对内心需求的准确回应?
二、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接纳?通过孩子的第一语言—-游戏,让孩子在笑声中完整接收到成人的理解、接纳、爱与信任。
而本书《游戏力II》则是作者科恩博士在行动层面对 “爱与接纳”这一理念所做的进一步对探讨。
作者坦承自己从小就是个容易紧张的人,这里面既有先天因素,也受后天影响:作者有一个容易紧张父亲,而父亲则有个更容易紧张的母亲;此外作者小时候还遭遇过一些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作者自己就拥有鲜活的“童年焦虑”经历。对于自己如今的现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在某些情况下,昔日的紧张感还是会卷土重来。成功地应对紧张,并不是说从此就再也不会感到紧张。……紧张不再限制我的生活,不再是我前进中的绊脚石….”
我想这不正是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吗?所谓“勇敢”,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的感受下“直面应对恐惧”;所谓的“幸福”,并不是一种“永久的状态”,而只是一个个“幸福”的“瞬间moment”;所谓的“热爱生活”,并不是闭上眼睛,自欺欺人地“美好”,而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之后,在摔倒了之后,依然爬起来,继续热情前行”。(这一段是我自己想远了哈!)
回到本书,前言部分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只小鸡”的实验。一只受惊吓的小鸡会装死,如果旁边是另一只被吓坏了的小鸡(哪怕是镜子里的同一只小鸡),那么小鸡装死的时间就会很长;如果另一只小鸡在旁边若无其事地闲逛,那么被吓的小鸡仅仅躺在地上几秒钟就会蹦起来。也就是说: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在“紧张”、“焦虑”的时候,父母扮演的是何种小鸡?作者在从事家庭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到:
“普通孩子在轻度紧张的时候,只需要父母劝慰几句就行了,即父母起到了‘没有害怕的第二只小鸡’的作用。而对于那些很容易高度紧张(即焦虑)的孩子,他们不仅听不进去劝慰,有时劝慰反而会让他们更加不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同样紧张。充当了‘吓坏了的第二只小鸡’的作用,这让孩子更加坚信这个世界是险象环生的地方。
然而,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扮演好“不害怕的第二只小鸡”的角色,绝不是强迫孩子遵照父母的意愿来消除恐惧这么简单。我们需要“推孩子一把,但是必须得推得温柔、有耐心”。作者给出一种解决之道是:用游戏力应对焦虑,重新找到生活的快乐源泉。联接(Connection)是作者介绍的所有方法的核心(参见作者《游戏力I》),我们渴望和孩子之间紧密联接。但是,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分离)同样也是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由于分离和断裂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重建联接的手段。对父母而言,游戏是与孩子重建联接,重新找到快乐源泉的最佳方式之一。
焦虑的普遍存在
紧张和焦虑其实始终伴随着孩子:比如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分离,噪音太大;2-4岁时期孩子害怕动物、洗澡、想象中的怪兽;4-6岁的孩子由于不能很好地区分梦境、幻想和现实,动画片里的暴力或做的怪梦,就像真实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而到了6-11岁的时候,除了以上各种焦虑之外,又增加了与上学有关的新烦恼;青春期的焦虑又多了一个:自我的存在价值?生命的意义何在?何处是我的归属?这个单子要列下去,估计没有尽头。
焦虑引发的痛苦
作者指出,焦虑引发的痛苦,不只是焦虑当时的感觉。逃避焦虑,同样会造成痛苦。(“不想游泳就别游了。”“害怕虫子就离那儿远点。”“不想上学就别上学了。”)会让孩子陷入逃避的恶性循环,错失重要的人生体验。然而人们常说的“必须正视你的恐惧”,并不表示我们要强迫孩子与恐惧对抗,尤其在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把孩子驱赶到恐惧里。(例如把一个怕水的孩子扔进深水池)是非常残忍的,这将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任,让恐惧变本加厉。因此,鼓励孩子面对焦虑时一定要温和适度,同时用大量的关爱向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安全系统:察觉危险-拉响警报-理性评估-解除警报
对于焦虑的产生、持续、释放和结束的全过程,作者用“安全系统”做了一个比方来说明。人类安全系统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伤害,大脑的某些区域必须时刻防范可能的危险。警报一旦启动,身体必须马上做出反应。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系统会发生各种形式的故障。有的孩子无时不刻不在探测危险;有的孩子警报器过于敏感;而有的孩子解除警报的功能太弱,一旦进入紧张状态,就很难恢复平静。
理解这个安全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在面对焦虑和害怕的时候,拥有更强的掌控力。此外还会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种交谈的“共同语言”。文中作者提到,一对父母一改往日数落孩子“你怎么总也长不大!这点小事有什么害怕的?!”,而是询问孩子:“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警报器响了?”“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危险藏在哪里?”他们还给“理性评估”起名为“寻宝大冒险”。
作者在这一章还举了两个帮助孩子解除焦虑的游戏例子:对于过度敏感和警觉的一个小姑娘,作者让妈妈和孩子玩“鸭子游戏”,用毛绒玩具鸭子扮演过度警觉的警卫,让孩子“欺负”鸭子。
和“胆小羞怯”的孩子玩儿一个“我不敢看”的游戏,大人扮演惊恐万分的“我不敢看”的各种场景,孩子在乐得咯咯笑的同时,过来纠正大人的行为。
这些表面上傻傻的游戏,却能够解决一本正经的说教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因为它们具备了游戏力的三个关键要素:联接、笑声和角色置换。
作者在书中提供的这种游戏的方法,以及所列举的一个个“游戏”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幽默、家长示弱等等),也让我们有所启发。在明白了这些傻乎乎的游戏背后的道理之后,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创造性地发明出很多新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此外,整本书并仅仅是一个个“游戏”的简单堆积,而是从现象着手,梳理问题背后的原理、原因,并确定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自信的、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重拾亲子之间快乐的源泉;游戏很多时候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小小的手段。如果照搬书中介绍的一个个“游戏”,则有“东施效颦”之嫌,当然不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也是有人质疑“游戏力”的原因,不过,在质疑批判一本书之前,最好还是先沉下心来,读懂这本书,之后再发出同意还是反对的声音吧。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