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呆在这个城市,就是自虐。
去逛一条并没什么人气的胡同。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貌啊。
一整条胡同(东四十条)长满了上百年的国槐,值花季,槐花飘香,溢满五月飘飞着柳絮杨絮毛躁的空气里。树下安静地坐着晒太阳的老人。狭窄的胡同,有自行车和电单车骑过,也有车辆开过,似乎都不能打破这匿于繁华喧嚣之城一隅的旧式生活。
四合院门楣的砖雕真是精美啊,与漆朱红漆的大门,结实的门墩儿,共同成就了四合院的门脸儿。
四合院记载了北京传统的生活方式,算是老北京人生活的缩影吧。
从什刹海走到后海,在如织的人流里突围,像溺水的孩子,拼命划动双手扑腾,蛰进一家陈旧的酒吧,休息。
有打扮朴素的女歌手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或高亢或低吟,声音在大厅里环绕,于耳朵,却形同陌路。
早闻后海酒吧的声名。今日得见,失望至极。鳞次栉比的酒吧,无一例外地如某个小城镇的汽车站候车厅。沙发破旧,陈设土气,空气燥热而拥挤,没有想停留的欲望。
再次走在北海公园的湖边。
夏天的湖面是热闹的,被电动小船塞满。绿树红墙仍在,小船儿推开波浪,双桨却再也荡不起来。
落日余晖中,迎风而立,哼着那一句“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望向白塔。1月的某个清晨,清冷空气里,我拎着相机环湖而行。忆起冬天的湖面大部分冰封时的那种洁净和只有野鸭鸳鸯戏水的那份清净,竟有莫名的怅然。
总是把这世间的人和物都过于理想化。一旦它们的出现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便很难再有好感。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认知、界定。完美主义者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有两个白发老人坐在湖边长廊的栏杆上拉手风琴,是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老曲子。另一个老人则站在前面,用水粉画笔记录这美好的一幕。暮色里,很多游人驻足,带着一份欣赏的沉醉。
我想,人即便老了,也要以一股精神气努力活在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里,不依附,不抱怨,生活充盈而美好。那么趁年轻时,多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吧,即便余生佝偻,也要活得骄傲一些。
夕阳滑下了城市高楼站成的地平线。西天由橘红渐变成粉红,粉蓝,游人尽散,喧嚣归寂。暮色中,白塔,白桥和它们的倒影,变得柔和而优雅,还原了它们本来的样子。
路上信手随拍随记,文字与图片,都是旅途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