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已经余额不足了,还记得我们曾经立下的FLAG吗?
看书?健身?脱单?升职?不熬夜?戒掉拖延症?
但是一回到家,我们就开始习惯性的去刷手机,玩游戏,看美剧……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主旨是帮助我们改变:思维、行动、选择和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作者陈海贤老师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6000多位来访者。得到APP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主理人,超过10万付费用户订阅,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
我们知道改变对我们的重要程度,可为什么一到家还是会习惯性的去刷手机,玩游戏,看美剧呢?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这个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它的力量却微不足道,那么我们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那要怎么样才能克服这种阻力,让大象顺利迈开步伐呢?书中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工具:“小步子原理”和培养“环境场”。
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小步子原理
什么叫“小步子原理”呢?简单来说就是先设定一个我们目前能够达到的小目标,让我们先迈出第一步,获得一个小成功。通过不断的积累,为我们持续的提供动力。
一位世界马拉松冠军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说,自己每次在比赛之前都会事先考察比赛的全部路程,并用沿途有特征的建筑做标志,把全程分为几段,一个建筑就是自己的一个目标,一段路途的完成,就是一个目标的实现。
小步子原理就是我们自己要先设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很多人一提到跑全马就觉得很恐怖是因为,他们总是想一口气跑完40多公里。但是如果我们把目标分成8段5公里的目标呢?每跑完一个5公里都离目标更近一步。
所以,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眼前的这个小目标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环境场”的力量
小步子原理是让我们能够成功的迈出改变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能够养成持续长久的习惯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工具:培养“环境场”。
有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每次他打开书,看不了几页就开始犯困。后来一问才得知,他每次都是在床上看的。我们给床的功能假设是用来休息、睡觉的,所以躺在床上自然就想睡觉。上边那个场景也是一样,我们在家里创造的“场”是用来休息、娱乐的。进入到那个环境以后,就会收到一种暗示:应该好好休息了。所以,她无法驱动大象主动学习。
“环境场”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比如,在图书馆里,我们就能想到学习、进到餐厅肚子就开始“叫”、躺在床上眼睛就开始“打架”、坐在沙发上就想不停的刷手机、看电视……这些行为最后都会巩固我们的行为习惯。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在家里养一个专门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场”。比如你的书桌,在这个“场”里,我们只做和工作学习相关的事,里边所有的物品最好也只跟学习和工作相关,慢慢地,随着使用越来越频繁,这个“场”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我们明明想要去改变,但是买了很多书,却很少去翻;办了健身卡,却从来不去锻炼;做过很多计划,但从来没有认真执行?
> 这时的我们更像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只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姿势,来满足心里“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下面说一下经常会陷入阻碍我们发展的两种思维模式: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应该思维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工作或者学校里,当大家都在夸一个人优秀的时候,虽然你并不认同,但也会跟着一起夸;或者看到一则新闻,大家都在同情新闻里的主人公的时候,虽然你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也会跟着同情。
这就是我们的应该思维: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模仿,这也是我们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原因。
有一个词叫“刻奇”,就是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可以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书中认为,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模仿。比如上边提到的,就是对夸奖和同情的模仿。
那我们应该如何跳出应该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勇气诚实的面对自己,哪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不同。怎么让自己从他人的影响中独立出来呢?
我们需要先了解自我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作别人的需要和愿望,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应该思维。比如,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儿时没有实现过的愿望和遗憾,都期待孩子能够代替他们完成,并且认为那个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愿望。
可是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别人也有自己的需要、期待和意见,他们并不总是关心我们,很多时候他们只关心自己。慢慢地,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2.他人阶段。
这个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标志。
标志一: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顺从:为了别人委屈自己。这背后有一种隐藏的期待:如果我特别听话,如果我顺从你,你就应该给我我需要的东西——安全感和爱。孩子顺从,认为应该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学生顺从,认为应该能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员工顺从,认为应该得到升职加薪;妻子顺从,认为丈夫会更爱自己,更爱这个家。
可是,当这种一厢情愿的期待没能实现时,我们就会选择另一种态度——反抗。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妻子为丈夫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甚至还和父母闹翻了。后来当她发现丈夫出轨的那一刻,她决定要报复这个曾经为他放弃一切的男人,而报复的方式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出轨一个,我就出轨两个、三个。后来记者采访这位妻子的时候她说道:“当时我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他照顾好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当我发现他出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放弃一切照顾的这个家没有了,所以她决定要报复他。”
这个妻子因为没有实现目标而感到生气,甚至愤怒。但她表达生气的方式是说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都是你的错。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泄愤,却让他把自己放到一个让别人来决定人生的被动位置,却没有意识到,最终为结果买单的人还是她自己。
标志二:我们很难容忍和别人的差异。
越亲近的人,我们越难容忍他们跟我们不同。不能容忍差异,还会造成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烦恼。
经常会有夫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彼此不能容忍。比如,妻子会要求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或者兴趣班,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丈夫会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应该现在就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夫妻之间的差异不是容忍就可以了,还需要达成一致,才能有进一步的行动。成熟的夫妻会在一起商量,虽然还是会有争执,甚至吵架,但最后他们会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达成协议。比如丈夫可能会说:“好,那就先试试看,万一孩子不爱学,就不学了。”妻子可能会说:“那先买些书让他接触一下,万一他有兴趣就去报班。”
他们在观念上是有差异,可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某种一致: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要让这种矛盾影响我们的关系。
我们有了自我负责和容忍差异的能力以后,就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轻易掉进顺从和反抗的陷阱,而是会进入人际关系的第三个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问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勇是认清现实以后还能热爱现实。”这句话也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准则。当我们内心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
绝对化思维
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会主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研究狗是怎么得抑郁症的。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为什么明明可以逃走却要待在原地等待痛苦降临呢?因为,狗不仅受了电击,而且习得了一种信念:我做什么都没用。塞利格曼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并认为这种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的根源。
其实,我们也会经常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比如,工作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再努力都无法达到领导的要求,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失恋让我们再也不相信自己能遇到好的爱情。在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我们经常觉得“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种思维就是一种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三种抽象方式分别是: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永久化
就是在时间纬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比如,我之前的公司突然宣布,最近半年要改成“996”的工作时间,员工当然不爽。但是员工会怎么理解这件事呢?有的人可能觉得最近工作很忙,这是把工作忙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半年后可能会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觉得工作没完没了,这是认为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是永久的,很多人无法接受就离开了。
永久化还会体现在对别人的判断上。领导责怪下属的时候会经常说:“交给你的事情为什么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你做事之前怎么总是不懂脑子。”这时员工就会很委屈的解释:“我只是最近这一两件事超过了dead line而已。”“总是”就是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
如果你的下属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就不要说“总是”了。这时可以用“有时候”代替“总是”。相比“你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你有时候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指责意味是不是少了很多?
普遍化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整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从一只乌鸦黑,到天下乌鸦都一样黑;遇到一个渣男,到所有男人都不好。
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都是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的愤怒和指责。如果绝对化成都是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忧郁通常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推销的电话,我们接到这类电话的反应通常是“对不起,现在不太需要”或者说“不好意思,我现在很忙”就挂掉了,往往做电话销售的人员每天都会遭到大量的拒绝,所以一般这种公司都会给电话销售人员定期做心里辅导。因为每天遭到大量拒绝后会很可能就会抑郁,认定是自己很讨人厌才会遭到拒绝,觉得自己很没用。这就是一种人格化。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在针对自己,都是自己的错,是人们常有的心理反应。回过头来看,绝对化思维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失去、疾病、拒绝、失败,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这些痛苦,他们就会慢慢过去。如果我们陷入对这些痛苦无休止的防御,这些防御不仅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离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里备受折磨。
如何走出阻碍我们发展的思维
我们买了很多书,但很少去翻;办了健身卡,却从来不去锻炼;做过很多计划,但从来没有认真执行。就是需要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有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叫做“控制的两分法”: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叫做专注精进;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叫做顺其自然。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人都把这两句话做颠倒了:妄图控制无法控制的事情,却想努力控制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当一段恋爱关系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总是试图想要改变那个人的想法,从而挽回这段感情。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想法是我们很难控制的。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只有认识到自己没法控制很多事情,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控制的事情上去。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比如想要给同事留个好印象,同事怎么想虽然不能控制,可是我们可以勤快一些,多帮一些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似乎会多一些。
我们通常会给自己制定很多目标,但是一到家就管不住自己。既然做不到我们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制定这么多目标呢?我们通常做目标和计划,就是因为它们对自己来说很重要。
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而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可是,就算一件事很重要,我们就能控制它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应该思维”;或者,认为很重要就应该担心呢?这就任由担心引发焦虑,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控制权。所以控制的两分法,是帮助我们走出防御型心智模式的有效思考方式。
如何度过人生艰难的时刻
人生中每一个重大转折期的选择都是艰难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你还记得是什么选择才成就的今天的自己吗?是大学时选择的专业?毕业后选择的第一份工作还是选择跟哪个人走进婚姻?
每一次转变都是从结束开始的。
因为自我的发展是需要空间的。就像装修一间房子,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同样,我们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我们要步入社会,就要先走出校园,结束学生的身份;我们要转变职业,就要先结束你目前公司的环境和地位;我们要走进婚姻,就要先结束单身的状态。结束带来的脱离含义就是:环境的脱离和身份的脱离。
结束还有另一个含义是目标的脱离。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生活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狭窄,让我们只看到和目标相关的部分,甚至让我们没法思考目标本身是不是值得的。
因为HR工作的性质,曾经访谈过很多员工,他们大多都很不快乐:工作强度大,生活与工作失去平衡,很多人为此还经常和家里人闹矛盾。那为什么不愿意结束这段不快乐的工作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理舒适区。就算我们想结束,还是会想方设法延迟结束,并为此安慰自己:年底不好找工作,过年再说吧;过完年马上就要发年终奖了;拿完年终奖马上晋升调薪的窗口就要开放了;马上就要发期权了;年底不好找工作……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会失去一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结束后会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一个人在经历结束以后,很难马上就重新开始,完成重要的转变。这时会产生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1.试图回到过去
我们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作比较。比如,你刚刚从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大城市打拼,过去在自己家乡的时候,住着宽敞的房子,回家后父母给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来到大城市以后,只能跟别人合租在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每天点着外卖。
如果痛苦进一步加剧,我们不仅会把现在跟过去做比较,还会有一种想回到过去的反应,那就是后悔。
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到过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第二种反应。
2.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我之前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看到过很多跳槽失败的例子。是因为他们刚离职的时候,并不适应这段迷茫的时期,这让他们觉得慌张。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工作,就会不停的责怪自己。
既然回到过去和走向未来都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那待在迷茫中会怎么样呢?这时候,人们就会有第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3.敏感
这种敏感不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上的敏感,或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而是对美、对超越日常的精神生活的敏感。
如何应对职业的变动与转型
职业转变的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而这也是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的自我。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职业转型是先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做计划,并逐步去完成。可实际上,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
并不是所有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自我转变的影子。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的过渡期。
在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我们做出选择。而我们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作选择的时间。
这就是职业转型的过程——从萌芽期的年头,到不断地尝试,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转型完成。
应该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关系的转变中,最痛苦的就是关系的结束。失恋、离婚,或者亲近的人意外离去,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在关系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变得非常混乱,也许前一秒我们还在想:无论是不是离开,我都会爱你一辈子,我永远都忘不了你。后一秒就会想:你怎么能这么冷酷无情,像你这种人渣,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你了。
和其他转变一样,关系的转变也会经历“结束——迷茫——重生”这三个阶段。在结束的阶段,我们的头脑会以各种方式来抗拒结束,比较典型的有三种。
1.对挽回的幻想
很多人失恋后,都试图想挽回这段关系,但是,如果对方真的决定离开,那你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这是在关系里我们很难接受的一个事实。如果我们是被离开的一方,那这段关系是不是结束,并不是由我们决定的。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有时候,处于对失去的恐惧,这段关系会在我们头脑里变得光芒四射,对方会忽然变得异常理想,以致我们会不停哀叹,自己没有把握好这段关系,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
如果你正要结束一段关系,可以提醒自己,你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无论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一个姑娘说她失恋了,却不想结束,不想从痛苦中走出来,觉得结束像是一种背叛,哪怕痛苦也宁愿留在过去。
停留在过去有什么好处呢?大概是我们的心里还能生起一些虚幻的希望,我们可以借由这种希望来对抗孤独。不经历结束和迷茫,我们就不会有重生。
我们应该如何接受结束呢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曾经研究过一些重症患者的心理,发现重症患者接受自己生病要经历五个阶段。其实,这五个阶段也适用于接受像分手这类关系的结束。第一个阶段是否定,就是不相信关系真的会结束。第二个阶段是愤怒,就是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想着对方也许会改变,也许还有机会在一起。第四个阶段是抑郁,就是前边说的迷茫期。最后才会进入第五个阶段,我们的心才会慢慢重归平静。
我们很容易对结束有一个误解,以为结束就是没了,就是某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此消失不见了。
所以,该怎么接受结束呢?去承认失去、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的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转折期选择的标准
无论工作还是关系,几乎所有转变都会新旧自我共存的时期。该继续学业还是该放弃?该在本行业深耕还是该转行?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改辞职?该继续这段关系还是该分手?在转变期,这些都很让人纠结。那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书中帮我们总结出选择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什么意思呢?
一个女孩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创业。事业步入正轨后,她就想,自己是该到上海进一步创业,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呢?她在上海读的大学,有很多朋友,自己也很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她又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房价。如果选择待在小城市,虽然事业已经步入正轨,但她会很不甘心。
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有两个思路。一种思路是把它当作一个经济选择,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利弊得失。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的预测未来。
但是,这种模型有两个弊端。第一个是我们之所以纠结于选择,就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第二个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如果真有一台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一样的选择。
另一种思路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模型里,我们先不管未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先回到选择本身。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的转变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我们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因此,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第二个原则,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有一次我去做校招,给一个同学发了offer,但是它后来考上了研究生,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担心放弃这个offer,读完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
他这是根据两个选项的利弊来考量的。但是,如果把选择放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思考选择的方式就会不一样。他可能会这么考虑风险: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支撑将来想做的事业?如果没有,那我可以先接受这个offer来挣钱,但这不是因为怕失去好的工作机会,而是将来的事业需要钱的支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志向的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