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人物经历
初生牛犊将世界冠军拉下了马
容国团,祖籍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贫苦的海员家庭。父亲容勉之15岁就当童工,后来到了一家轮船公司当海员,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
这位香港爱国同胞总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团结的民族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因而给自己的独生子取名“国团”。
1941年冬,日寇侵占了香港,容勉之一家回到家乡广东珠海南屏镇。
1943年秋,容国团进入南屏甄贤学校读书。小国团天资聪颖,学习用功,成绩出众。7岁那年,他被小小的白色赛璐璐球(一种空心玩具球)迷住,于是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尽管他个子瘦小,比乒乓球桌高不了多少,但打起球来却有一股灵气,进步神速,很快便成了全校的“乒乓小球王”。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回香港当海员,容国团于1948年2月转入香港慈幼学校读书。不过,由于家境窘迫,容国团只能中途辍学。
15岁那年,他成了香港东区一家渔行的童工。年幼力单,容国团每天起早摸黑在一片泥污腥臭中拣鱼运虾。
但他没被穷困的生活埋没,因为父亲是香港工人进步组织工联会属下的海员工会会员,他得到了去工联会俱乐部康乐馆练球的机会。
正是那段时间,容国团的球技得到飞速提高———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练球和钻研技术上,天资聪颖加上平日的刻苦训练,使他很快成为香港顶尖水平的球员。
1957年2月,香港举行全港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加了这次比赛,并与伙伴一起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和单打、双打3项冠军,从此名声大振。
1957年4月下旬,日本乒乓球队访问香港,容国团像一头初生牛犊,与世界冠军狄村对阵,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他以21∶19、21∶13连胜两局,在一片惊叹声中,竟将世界冠军拉下马。容国团打败了狄村,消息一夜间传遍了香港,妇孺皆知,他成为了新闻人物。
背着简单行装,回到祖国怀抱
在刚成名的那段时间里,容国团不止一次在心里问自己:该为谁打球?生性耿直的容国团,与香港乒乓总会的矛盾由来已久。
1954年初春,香港一年一度的乒乓球埠标赛开战。
17岁的容国团代表年轻的“公民队”参赛。赛前,他被乒乓总会邀请到茶楼谈话,要他打假球,以促成南华队蝉联冠军,并允诺补偿一笔钱,结果被他当场拒绝。
1956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乒乓总会在容国团的名字上做手脚,使他失去参赛机会,这更坚定了他离开香港的决心。
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受父亲的影响,容国团一直对祖国内地心怀向往。1956年底,容国团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
一系列的波折后,容国团接到广州体育学院的入学通知。
1957年11月1日,容国团背着简单的行装,在工联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迈步走过深圳罗湖桥,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他用日记记下了那天的心情:“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纷纷向我握手问好,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很久以前,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世界冠军,民族英雄
从容国团回国第一天起,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特殊关照”。
他当时每月的工资是86.5元,这在运动员中是十分罕见的。
在国家队,容国团有多种打法的陪练。没用多长的时间,他的体质增强了,技术方面,因其抽、杀、削、吊、拉、搓、推、挡样样精通,被誉为“八臂哪吒”,状态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经过近一年集训,在中国乒协确定的多特蒙德世乒赛11人参赛名单中,容国团的名字赫然在列。世乒赛前半程,顺风顺水,男团首次闯入四强。
贺龙发贺电鼓励,周恩来每天无论多晚都要亲自过问比赛情况。
巨大的压力下,在八进四的比赛中,队员纷纷落马,容国团成为男单“硕果仅存的一颗”,并闯进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中国人从来没有离冠军梦这么近过,赛前,容国团喊出了那句“人生能有几次搏”的口号,而他的队友们也已准备好了鲜花,藏在挡板的后面。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比赛,这也是一名注定要成为英雄的人物。
在比赛中,容国团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人灵活的优势,把已经36岁、体重180磅的西多调动得气喘吁吁,根本发挥不出技术优势。
最终,容国团以3∶1打败了西多,夺得中国体育史上首个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个世界冠军,让容国团的命运驶入了另一轨道,也从此改变乒乓球项目在中国体育体系中的地位。
乒乓球就此开始被奉为“国球”,渐渐成为了民族情感的寄托,成为国家运动的象征———1959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举办的职工、干部万人乒乓球冠军赛,报名参加比赛的人超过2万。
回国后,这名21岁的年轻人也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礼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贺龙亲自到机场接机、献花;毛泽东多次接见;周恩来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列为1959年的两件大喜事;每逢外宾来访,他便成为了参加国宴的常客。
长相英俊的容国团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各种信件像雪片一样飘来,乒乓球队特地为他设立了看信班子。“上街经常被人围堵,非要与他讲话、要签名什么的。”容国团的夫人黄秀珍说。
他出任教练后,中国女队出场就能拿冠军。
其实,容国团不单单是一个运动员,他在精神世界追求的东西很丰富,知识面之宽广常令人吃惊。
有一次出国访问,容国团同一个意大利人讲起意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讲到了他打仗时的战略战术,讲到了他的为人品质,这位意大利人很是感慨:“你比我这个意大利人更了解他。”
好动脑筋、博学、勤奋……这一系列的优点,也让容国团的成就不仅仅只是在赛场内。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以容国团为代表的中国队5∶3击败日本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1964年底,容国团受命于女队连败于日本的“危亡之际”,出任国家女队教练。
为了打好翻身仗,他放弃了休假,废寝忘食,终于带出了一支技术和思想作风都过硬的女队。
1965年4月,他率中国女队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形成了只要有中国女乒乓球运动员出场,就一定能拿冠军的局面,再次震动世界乒坛。
不堪误解屈辱,一代球星陨落
在夺取世界冠军9年之后的1968年6月20日———这位曾被无数光环笼罩过的乒坛巨子,选择了与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诀别。
1966年,“文革”开始,体育系统不能幸免,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全部瘫痪。
虽然贵为世界冠军,但容国团的“海外经历”,也被作为批判修正主义的罪状。
1968年6月20日的深夜,黄秀珍参加完体委的批斗大会,发现丈夫还没有回家,她出去寻找,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第二天,有人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养鸭场的歪脖树上发现了容国团僵直的尸体,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有一张纸条,上面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由于不堪忍受误解和屈辱,一代球星悄然陨落,成了中国乒坛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他死时刚好31岁,刚过而立之年。
1978年的6月23日,国家体委召开落实干部政策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为其举行追悼会及骨灰安放仪式,将其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悼词里是这样评价容国团:“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体育事业……为人耿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加速提高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年轻一代乒乓球运动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遗书
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中,容国团这样写道:“爸爸、秀珍、小秋:我要连累你们,真是罪恶,咒骂我吧,痛恨我吧!永远忘记我吧。”
容国团死前,一共写下了三封遗书。除了留给家人的以外,其余两封分别写给了当时国家体委的造反派和革委会。
信中写道:“我中贺龙修毒太深?!我爱面子甚于生命!我历史清白!最大的错误是两次站错队!不要怀疑我是敌人。向毛主席请罪!”
社会评价
容国团是中国乒乓球坛的开路人,打球非常动脑子,善于变化。容国团打过去的球都是有内容的,有内涵的 。(庄则栋评)
容国团给中国乒乓球带来了生命力,乒乓球在中国生根发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 。(《光明日报》评)
60年来,容国团给我们中国乒乓球队整个团体注入的精神与灵魂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半个多世纪来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更是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刘国梁评)
向人民英雄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文章首发:简书
编辑:公众号-月亮小姐与日落先生。
关注我,带你了解历史上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