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绪  论

[自学时教]         2学时                  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它具有的唯物辩证观。

[目的要求]                                    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优秀的科技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总结了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衔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科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出现了活跃的局面。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就基本成书于这一时期。《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经》一书,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八十一篇)组成。它系统地闸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为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以及解剖、针灸、养生等方面的内容。《内经》中的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医学发展水平。在解剖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长度之比,《内经》记载为1 : 35,与现代解剖学描述的1:37,非常接近。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并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发现血液循环要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在《内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以前。《难经》和《内经》一样,都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时代的医家的集体创作。《难经》一书,内容也十分丰富,它包括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对《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代表这一时期医学发展水平的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公元150~219?)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运用《内经》、《难经》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于临床实际的经验总结,是中医临床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即后世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确立的六经证治、脏腑证治,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并使汉以前中医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张仲景所确立的外感疾病的六经证治,内伤杂病的脏腑证治,基本上形成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以后的医家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祖国医学。晋●王叔和《脉经》关于脉诊的论述,是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发展。晋●皇莆谧的《针灸甲乙经》,基本确立了针灸医学的理论和临床体系。隋●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关于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的专书。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明确提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致病说。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发展了脏腑证治学说。金元时期的百家争鸣、流派纷争的活跃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的著名医家,即“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他的学术观点给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以很大启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主张以攻邪为主,倡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为“补土派”。朱震享倡“相火论”,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为“养阴派”。总之,刘、张、李、朱四大家,都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明代赵献可、张景岳发展了命门学说,为脏象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突出发展是温病学说的形成。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理论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经过汉以后历代医家的发展,至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逐步形成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明●吴又可对温疫病原,提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又可称这种“异气”为“戾气”或“杂气”,并指出其受邪途径不是从肌表而人,是从口鼻而入。这对温病(特别是温疫)的病因学是一个重大发展。至清代温病学的理论和临床日趋完善,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中心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至清代中医学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临床各科。

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学工作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医治疗急证,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脏腑、经络实质及针刺麻醉、中药麻醉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唯物辩证观

     对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恩格斯曾经做过精辟地论述,他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做为自然科学之一的中国医药学也不例外。中国医药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就直接地渗透着中国古代唯物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因此,唯物辩证观贯穿于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之中。

 一、中医学的唯物观

(一)  对生命认识的唯物观 

中医学接受了阴阳学说的唯物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说明天地是物质的,是阴阳之气运动变化形成的。更由于“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万物当然包括人在内,所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医学把人看成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肯定了生命的物质性。这种对生命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虽然不能也不可能象现代科学那样解决生命起源问题,但在数千年前就具有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确是难能可贵的。

中医学在认为生命是物质的同时,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源物质。这种精气先身而生,具有进遗传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里的精气指父母之精,即先天之精。由于父母之精气相合,才产生新的生命。新的生命产生之后,同样要依靠精气才能生长发育。《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髮长”。人生下之后,维持身体发育的精气,称为后天之精。所以,精气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化的实质是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由此可见,升降出入是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生命活动当然不能例外,生命活动就寓于升降出入的矛盾运动之中。

(二)    形神统一的唯物观

形神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在唯物辩证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形即形体。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病理外现的征象;狹义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神的概念很广泛,其含义有三:一指自然界(包括生命)物质运动变化的能量。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谓之神”(《荀子●天论》),自然界万物的化生是“神”的作用,而这种“神”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却能认识到它的存在,即在“神”的作用下万物的生成发展与变化;二指人体生命活动。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阴阳之气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生命的运动变化,而生命活动的机能也称之为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去则气化停止,生命即告完结。可见,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基础;三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内经》中论述人的意识与思维活动,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灵枢●五色》)和“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以及关于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五神脏的论述,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之神。

中医学对形神关系的认识。实质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形即形体。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形体是本,神是生命的作用。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神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又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等的功能活动,气血的运行,又受神的主宰。神附于形,形主于神,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亡。反之,神亡则形亦灭。所以,形与神是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的,即“形与神俱”和“形神相得”的形神关系,这是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认识。

(三)    疾病可知、可防、可治的唯物观

中医学对人体采取了 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观。它认为正常的生命过程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动态平衡过程,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而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协调关系的破坏,即阴阳失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中医学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的最高度、最原则地概括。所以,生命是可知的,疾病也是可知的,“言不可知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同时也认为疾病可防,即“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主张未病之前,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应当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调整生活起居,还应节制情志活动等,以使人体阴阳气血保持相对协调,从而使正气充盛,防止病邪侵人。“治未病”不仅表现在未病先防,而且主张有病早治,以防传变。

二、中医学的辩证观

中医学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气 (阴阳),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中医学中包含着辩证法观点。

人体是一个不断 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阴阳是“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与自然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人体生理还是病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界变化影响有关。同时,人体内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从而形成了中医学对人体认识的辩证整体观。

精神意识对人体的反作用。中医学一方面认为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另一方面也强调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反作用。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学重视精神调养对健康的积极意义以及不注意精神调养对天体的危害。同时,指出情志过极对脏腑功能活动的不良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总之,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这一认识,即使以现代哲学来衡量,也是正确的辩证的认识论。

治疗学中的辩证观。中医治疗学中包含着辩证法原则。如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等。

标本缓急:标与本是相对的一组概念,其涵义也比较广泛。标本是一个整体,就其本义来说:本,是根本,本质; 标,是现象,是事物本质所反映的现象。中医学中所谓疾病的标本,则包涵有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原生和派生等矛盾关系的意义。治疗学在认识疾病之“标本”,从而决定论治之“缓急”中,已经涉及到辩证法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以正邪而论,人体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因和证候论,则病因为本,证候为标;以发病先后论,则先病、旧病为本,后病、新病为标:以原发续发论,则原发病为本,续发病为标;以病变部位论,病在内、在脏腑为本,病在外、在经络肌表为标。以“标本”论的原则去认识疾病,医生就容易抓住疾病的本质,以及疾病治疗的关键。治疗学的总原则是“治病必求其本”,疾病的标本既明,则具体治疗原则的确立就不难了。即“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素问●标本病传论》)。对于疾病标本的缓急论治的一般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即标急者,先治标而后治本;标不急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标本俱急,则又应标本同治。总之,对于标本的先后缓急,应视疾病实际情况而定。而“标本缓急”的原则,正是符合辩证法原理。

正治反治:正治是针对疾病本质的寒、热、虚、实性质,而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方法。反治是指所采用的治法与病证所表现的假象症状性质一致,是针对病证的假象而言,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详见本书“治则”)等。反治法,就其本质而言,仍属正治法。这里的正治反治,正是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

异法方宜:中医治疗学认为疾病是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的。即使同一种疾病,由于方域、气候、季节、生活、环境、职业,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病程等不同,治法就有区别。如同样是热证病人,由于体质有偏阴偏阳之不同,所用寒凉药的剂量,或作用强度就有区别:偏阳体质者,剂量可大,用药时间可长;偏阴体质者,剂量宜小,用药时间宜适可而止。否则,就会热证虽去又添寒证。清●喻嘉言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异法方宜”的治疗原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说明中医治疗学已经注意到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只是未明确提出这一哲学概念。

病治异同:病治异同指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方面。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邪正消长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在其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采取相同的治法,谓之异病同治。“病治异同”的原则,反映了中医治疗学是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从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认识疾病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是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

整体观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的整体观表现在:中医学客观地认识到并非常重视人体本身,及其与自然界(天地)的统一性、完整性。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生理作用上、病理变化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自然环境的一定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整体观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重要特点之一。

(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作用。中医学通过长期地对人体进行观察研究,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神、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正因为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这种实质性的联系,因而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即人体在生理、病理上的整体性。从这一认识出发,就形成了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治疗上的整体观。

1.生理上的整体观

    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一个统一整体。特别是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是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即五行学说所说的生克关系。正是这种生克关系维持着脏腑,及脏腑所属组织器官之间协调的动态平衡。同时,任何一个脏腑功能的太过和不及,都将破坏这种整体的平衡联系。而这种整体联系,又是在心的统一指挥下完成的,“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经络系统联络全身内外上下,把脏腑、经络、肢体、九窍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气血津液理论和形体与精神统一的学说,则反映了功能与形体的整体性。“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则说明阴阳学说论述了人体内部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脏六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这些都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整体观思想。

2.病理上的整体观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观思想出发去探索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而且以整体观去认识研究人体疾病的病理机制。由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必然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病理变化上的相互影响,即每一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局部的病变部会影响于整体,而整体病变又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即某一局部病变可能是整体病变的一部分。这一病理变化上的相互影响,如同生理上的相互联系一样,是通过经络系统、气血津液系统实现的。如某一肌表、经络的病变,可能是与其相关的脏腑病变的反映,或由脏腑病变延及其所属经络、器官。又如肝病可影响于脾、肺,使脾、肺发病。如此等等,都说明了人体疾病病理变化的整体性,同时证明中医学在人体病理变化上的整体观是正确的。

3.诊法与辨证上的整体观

前已述及,人体的内外上下各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那么,体内的病变就可反映于体表,这一腔腑的病变就可以影响于与其相关的另一脏腑。因此,就可以通过体表五官、形体、色脉的外在变化,推知体内的病变,这就是中医“以外揣内”的诊法的依据。同时,做为诊法理论基础的脏象学说,更是在整体观指导下形成的。

4.治疗原则上的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在疾病治疗上,是把局部病变做为整体的一部分去考虑的。既考虑局部病变,又不忘其与整体的关系。在治疗上往往是局部与整体兼顾。如外科阳证疮疡的治疗,不是单纯在疮疡局部用药,而是从整体着眼,进行清热解毒治疗。又如口舌糜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治疗口舌糜烂,不是只着眼于舌的局部,是从清心泻小肠火的治法入手治疗口舌糜烂。其他,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即人与天地相应,或人与天地相参的天地人一体)是中医学整体观的又一重要内容。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于人体,使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相应的反映。以《内经》为例,就用了大量的篇幅专门论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1. 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的正常季节气候变化。生物在这种季节气候变化之中,则为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人体也毫不例外地受着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人在夏天皮腠就疏松而多汗少尿,冬天皮腠固闭而少汗多尿。《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又如,脉象也随着季节变化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春脉多弦,夏脉多洪、秋脉多浮、冬脉多沉。就总体来说,春夏脉象浮大,秋冬脉象多沉小。脉象这种浮沉大小的变化,就是人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生的生理性改变。再如人体气血运行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春夏温热则气血流行较快而流利,秋冬寒凉则气血运行较慢而涩滞。《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2)昼夜对人体的影响     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如人体阳气白天趋向于表,夜间趋向于里。《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如人体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上述论述,说明了昼夜变化对于人体生理的影响。

(3)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因地区 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这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对方域影响的反映。同时,长期生活在一地的人们,一旦易地而居,开始总有些不适应之感,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就会发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这也是方域对人体影响所致。

此外,天体(日月)运行,对人体生理过程也有一定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中医学同时认为,人类只要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就能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能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

2.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1)季节气候对疾病的影响    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生物(包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人类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出现异常变化(太过或不及),或人体调节机能低下,而不能对气候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发生疾病,或使已发生的疾病出现相应的变化。如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病的出现,就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又如某些宿疾,往往在一定的气候条件,或季节交接之际发作,如痺证、哮喘等。中医运气学说更明确提出某气当令之年,有某病流行的预测。

(2)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大多数疾病,白天减轻,夜晚加重。因此,《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有些疾病,常在午后或夜间定时周期性发热(潮热),或在上午头痛加重。总之,某些疾病病情的变化与昼夜密切相关。此外,地域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如地方性疾病等。

由于中医学中的天人一体观的指导思想,使中医学不仅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时,考虑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而且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时,同样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就指出应当“因天时而调血气”的原则:“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廊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这句话译成口语是:因此,天气寒冷,不要针刺;天气温和,不要迟疑;月亮初生的时候,不可用泻法;月亮正圆的时候,不可用补法;月黑无光的时候,不可针刺;这就是所谓顺着天时而调治气血的法则。这说明中医学早已注意到天体运行对人体的影响,这一思想是十分宝贵的。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的概括。因此,证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的本质,所以它比症状对疾病的揭示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

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也是临床医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治疗经验的综合运用过程。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 是既辨病又辨证。辨正明确,才能抓住病的本质,从而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病,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邪气和人体正气抗邪能力不同,又可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辨明证属风寒还是风热,才能确定运用辛温或辛凉解表方法,予以恰当治疗。同时可以看出,辨证施治是不同于一般对症治疗的。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认识病与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几种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如同是感冒病,但由于发病季节不同,则有冬季感冒和暑季感冒之不同,同时其致病邪气也不完全一样,冬季感冒常感于风寒,暑季感冒则常夹有暑湿之邪,因而治法不同,即所谓“同病异治”。又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病虽不同,但均属中气下陷之证,故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即所谓“异病同治”。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注重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治法就不同,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髓。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中医学中的唯物辩证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