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热烈祝贺读书林共读班第三期圆满举办!
在共读班里,大家共同阅读《传习录》,一起讨论疑难问题,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很有点古代书院的遗风!通过共读学习,不仅各位学员小伙伴收获满满、提高了思想认知,参与管理的朋友也都是乐见其成、教学相长。比如,共读班的班主任,小彧姐姐,虽然为共读班忙前忙后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她也乐在其中、从未喊苦叫累。
共读班能办得这么好,多赖小彧姐姐等几位朋友的辛勤付出——除了每天的读书讨论之外还有网络春晚、群内灯谜等趣味活动——那真是要花费不少心思呢!这不,小彧姐姐又开始为共读三期的毕业典礼忙活了,她策划了很多活动内容,其中一项是让我谈谈读后感的写作经验。尽管我水平很有限,但我也很愿意为共读班出点力,特别是愿意参与交流心得。那我就不揣冒昧,谈点微末之见,权当抛砖引玉了。
一、写读后感的初衷
谈读后感的写作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写读后感的初衷,也就是说,什么是读后感,为什么要写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之后的感触;读书读文章之后内心有所得,把感触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原因其实也是读书的原因。读书主要是为了学习,既然花了时间读书就要学以致用。怎样才能保证真正掌握了书中的知识并且自己能够自如运用?起码来说,你得把书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对于书中有价值的内容,你得能够记住、能够理解,然后才能去谈运用。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下功夫、动脑筋、想办法——写读后感就是一个好办法。
写读后感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主动记忆的过程,因为你得不断地、反复地、刻意地回忆书中的细节(相当于还原度不高的背诵)。其次,它还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因为你得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书中的故事、道理;过程中你需要梳理脉络、突出重点、忽略次要内容(相当于对原书内容的精炼)。完成了这两个过程,你就已经能够记住并理解原书的重要内容了,读书的价值也就基本实现了。
然而,还不够,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你要在当前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和你之前学到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把你学到的新东西纳入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毕竟,你一生会读很多本书,以前读过很多,以后还要读很多。一个人的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知识体系应该是系统的、贯通的、自洽的,至少各部分知识不会严重抵触。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真正能消化吸收你读到的东西(相当于对书中知识进行分解然后重加工)。一言以蔽之,消化吸收才是关键和根本。
打个比方来说,现在很多人都嚷嚷着减肥,减肥无非是两方面——迈得动腿,管得住嘴。迈腿还算容易,管嘴太难了。有的人为了节食,进食严格按照食谱,这样做并不一定靠谱。为啥呢?其实,减肥,无非是避免过量脂肪的堆积,也就是让摄入量和消耗量维持平衡。问题是,吃进去多少并不等于摄入多少,你得看你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的人喝水都长肉(吸收太好了,好养活啊!),有的人干吃不胖(羡慕是吧,不服你打我呀?),得看具体情况。读书也一样,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完后你能把其中有用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写读后感来消化吸收读到的知识呢?
二、写读后感的技巧
我们写作记叙文是为了记录事情,写作议论文是为了讨论道理,写鸡汤文是为了忽悠别人(有时候也忽悠自己),……写读后感其实是为了以后自己看到了,一下子就能回顾起来当初自己读这本书都有了哪些心得。以此为目的,则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a)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b)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辐射展开,发表议论;
c)联,联系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d)结,小结全文得出结论,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这些基本要点想必大家早就知道,在此不赘述。读后感读后感,重点是还是“感”。感,字典上的解释是,“从咸从心。动人心也,将全部(咸)的信息融汇于心。”开心眼同意“咸”的意思是“全部,都”,但是不太认同它指是的全部的信息,而应该是指“双方都”。比方说,你写了个有钱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的香港喜剧(没错,就是有钱人),我看了也很嗨皮,咱们“都”高兴了,这叫感动;又比如,你写了个女主角得了癌症但却怎么都不肯死的韩国悲剧,我看了也流泪了,咱们“都”难过了,这也叫感动(骗人的,我从来不看韩剧)。总之,感,是share something in common,物理学上叫“共鸣”,心理学上叫“共情”,古代小说里叫“心有戚戚”。
如果读完一本书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你就没白读,把感触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问题是,共鸣是怎么产生的?在开心眼看来,共鸣的产生无外乎两种方式,一个是映射,一个是演绎。
何为“映射”?很简单,关于作者描述的现象,你很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读书让你重新回想、重新唤起了类似的体验。这其实是你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相应部分对书中知识的直接验证(或者说是两者的互动)。你读的这本书就像一束光,照进你的心里,照到了你知识体系中类似的认知上。你把书中的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像,物理学上的小孔成像。我们夏天经常会发现树荫下面有斑驳的光点,在这里,树荫的缝隙成为天然小孔,树荫底下的小亮点都是太阳的小孔成像。大地本来就是有表面的,但是透过小孔照射进来的光线把太阳的形状给印在了地面上。在开心眼看来,这就是读后感的“映射原理”。在这里,读新书并没有在本质上给你增加知识量,但是却增加了你认知的深度——如同阳光没有给大地增加表面积,但是却增加了地面的亮度。那是什么样的体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果说映射是对书中知识的直接验证,那演绎则是对书中知识的间接的验证,通过拓展、使用书中的知识来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既然前面举了小孔成像的例子,那我们还是拿光学来举例吧。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泊松亮斑——当单色光照射在宽度小于或等于光源波长的小圆板或圆珠上时,会在之后的光屏上出现环状的互为同心圆的衍射条纹,并且在所有同心圆的圆心处会出现一个极小的亮斑,这个亮斑就被称为泊松亮斑。泊松是一个数学家,在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中,他支持粒子说。他读了光的波动理论后,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根据波动方程推导出了泊松亮斑——光线居然会绕过障碍物,这在泊松看来是极其荒谬的。不幸的是,又或者幸运的是,这是真的。波动派为了讽刺泊松,给这个亮斑命名为“泊松亮斑”。泊松虽然做了错误的判断,但是却留下一个很好的读后感例子。当你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你可以利用书中的知识,然后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向前进行演绎。换句话说,你把学到的新知识新原理用来解释自己之前想不明白的现象,这就是演绎方式的读后感。
总之,在开心眼看来,好的书籍就是光源,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有一家眼镜店门口的对联很妙:“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小日月”指的当然是两个眼镜片。我倒是觉得,用“小日月”来比喻两只眼睛在读书中的作用再恰当不过了。通过读书并心生感触,我们可以实现内心和外界的沟通。要实现这种沟通,有映射方式和演绎方式两种。前者像小孔成像,证明了光的粒子性,直来直去地告诉你道理;后者像泊松亮斑,验证了光的波动性,让你体验迂回的智慧。无论映射还是演绎,都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知识体系。
结语
开心眼非常赞成古人一个观点——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人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可见真正把书读好不容易,费时费力还需要细心。要想充分获取一本好书的价值,就应该像牛反刍一样,吃进去的东西还要再调出来反复咀嚼、消化。写读后感就有点像牛反刍,不是读完一遍就算了,而是要反复读,每读完一遍都要对书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映射、演绎处理,直到真正把它们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一本传习助修行”!实实在在读完、理解、消化一本书,哪怕一年只读那么一本书,也比走马观花一年读一百本书的收获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