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讲一个故事。
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当时是怀揣着对志愿者的憧憬和崇敬这样一种心情进去的。那时的想法是志愿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可以做志愿。单单这个称呼就很有面儿。
在大一上个学期,国亲节之后,部门里组织去青志协联系的希望小学,也就是去看看学校的情况,看看那里的学生。我很积极的报名了,去之前心里无比的向往,还买了小零食带过去给小朋友吃。我们去的是叫波汾小学,是在南昌县的一个偏远的村子。偏远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印象中我们是早上九点从2号门出发,转了三趟公交车,直到下午三点才到达镇子上。到了镇子上后,距离波汾小学还有好远的距离,我们就坐了一辆面包车,这条路很曲折,得爬山坡,穿过林子,我的描述可能一点都不立体,所以你们可能很难想象那个画面。总之,直到下午四点多。我们才最终到达目的地波汾小学。面包车司机好心的提醒我们要早点结束,不然天黑了镇子上就没有公交车回市区。
从2号门到波汾小学,路途就花了六七个小时,当然其间有因为我们不熟悉山路而迷路耽误的时间,也有因为等待迟迟不来的公交车而耽误的时间。
好了,我们终于到了波汾小学。不过正好赶上学校放学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老师也不在学校里。本来我之前还计划着,要给他们上一节音乐课,然后课间要和他们玩老鹰捉小鸡。结果计划都泡汤了。我们在校门外看见三个小朋友,两姐弟和另一个男孩,弟弟穿的是双看起来就挺旧的粉红色的hello kitty的鞋子,我猜是姐姐的。那三个小朋友一看见我们就尖叫着逃跑了,抓重点,尖叫,逃跑。
后来我们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在田地里干活的校长,看上去差不多是我们爷爷的年纪。校长带着我们进去学校里面参观,其实我觉得,我用参观这个词语,很不恰当。整所学校有三间教室,一间老师的办公室。整所学校有七个学生,一名老师,校长自己也教课。上课的话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上,就轮着讲。因为另外两间教室的屋顶的瓦片是破的,窗户也是破的,桌椅也是破的。但这并不代表着这间用来上课的教室就是好的,只是对比下情况更乐观。毕竟只有七个学生。令人开心的是,学校里有一间捐赠的图书室,里面有一些课外书。
我知道我这样的只言片语根本就无法构建你们脑海中对波汾小学的画面,尽管我对它是记忆如新的。或许你们可以联系到偏远山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就这些现象明明存在,但我们往往不忍心去提起的词语。也许,对比四川的悬崖村,波汾小学不算什么,他们不用爬悬崖,年收入也绝对大于1700。但我觉得,往往是像波汾小学这种,我称之为尴尬的境遇,怎样尴尬呢?就是没有实在贫困到能够引起国家政府的注意去实施新的帮扶政策,但同时又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是指当你亲眼目睹波汾小学时,你会心酸会想哭,会想给小朋友温暖和关怀。
中国现在是逐渐强大起来,有让我们骄傲的资本。但往往人们只会注意到那些震撼的大梦想,就像我在看纪录片辉煌中国时,心情是无比激动自豪。而那些小梦想却会被忽略,比如想一个星期能够每天都吃上肉,比如能够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比如小男孩想要双新的蓝色的运动鞋,而不是粉红色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都在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逐渐实现。在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背景下,这些处于尴尬境遇的地区何时才能正常化?我想这是个值得我们期待的问题。
在结尾,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青志协联系的爱心公益人士的帮助下,波汾小学现在已经重修了教室,也添置了新的教学设施,图书也增加了,学生也收到了捐赠的学习用品。
后记:毛概课老师让我们写的一篇关于中国梦我的梦的演讲,觉得中国梦太大了,就从身边小事引发了一些感悟,然后整理成最终这篇一触碰就感动的文章。
青檀树下
写于20171123
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