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三个字将我们带进了《水浒传》中的相关场景,而《我不是潘金莲》这个题目貌似在为潘金莲申诉,“不是”两个字的视觉冲击是那么的苍劲有力,读出来是那么的掷地有声。
两小时十八分钟的时长,一个镜子般的圆形镜头,一个叫李雪莲的乡村妇女,上演了前后十几年的悖论。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贯穿电影始终的圆形镜头就像一面镜子,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一面折射心灵的“镜子”,因为“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镜像理论”,貌似是大一的文学理论课上提到的,虽说现在还能彻底明白这个理论(不好好学习的结果),但总感觉用在这部电影中再合适不过了。
首先它是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李雪莲,胆大、执着可以说是她的典型特征,辗转于“假离婚”和“我不是潘金莲”这个貌似简单的命题之间的她,奋力地、拼命地向县级、市级甚至省级诉讼,为的就是证明这俩命题的真真假假,而上诉过程尽显中国式关系,官官相护,官官相推,案子的最后竟然以秦玉河的意外死亡而画上句号,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以无解而解。
其次它是一面折射心灵的“镜子”。李雪莲具有劳动人民的朴实能干、勤劳善良的特点,为了一座房子,为了腹中未成形的孩子,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着申诉,为了只是一口气,那是作为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婚姻、保护自己的孩子仅有的方法。记得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变成的”,确实如此,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无非,妻子?母亲?一旦走出这样的角色设定,必然会引起一场风波。李雪莲的行为已经让那些男人们忍无可忍,于是开始了很长时间的劝说和寻找等一系列情节,所有的挣扎与煎熬都抵不过一场意外,她向命运妥协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