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个月,想着再写一写念念不忘的《小森林》。
《小森林》是一部日本的美食电影,它围绕食物铺展开,食物是主调,也是一种载体,在这种通俗的载体下,传达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简介中提到市子因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回到慢生活的小森,这是一种消极的说法,但在这种看似的消极里反而带给我们对于生命积极向上的热情 。
影片的很多镜头里,我们看到生动活泼的跳动着的生命,这些生命,包括小动物,那些食物,四季轮回,更有“安于现状”的小森人民。
敬畏生命
在《小森林》里面,“生命”这个词的意义变的很广阔,他代表的不只是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小生物,还包括了一道道食物。不是食物本身具备生命的气息,是小森人民对于食物的态度给了我如此的欣喜与感动。
小森人民很重仪式,与其说是仪式,也许用长年累月下形成的习惯来形容更为恰当。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食物像一位忠诚的伙伴,融入到小森人们的生活里,成为亲密不可脱离的朋友。
在日本,有一项很简单却温暖的仪式。吃饭前,你需要双手合十,虔诚的说一句,我开动了。仿佛因了这样的一句话,简单的食物变得更加美味,食物不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们因为拥有了他,获得生命的能量,所以,我们必须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来自食物的力量。食物,因为被郑重对待,而成为小森生命的一份子。
有一种叫做纳豆的食物。冬天的时候,把煮好的纳豆裹进稻草里面,埋在漫漫雪野下温暖的地方。孩子们闭上眼睛,对着纯白色的雪原祈祷,“希望你变的好吃。”此后的日子,纳豆进入绵长温暖的冬眠,与所有的小生灵一样,等待苏醒时的厚积薄发。
小森这个村庄,居民很少,因除了居民以外的这些“生命”的存在,在漫长的日子里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用力生长
每一种小生灵都在“用力”生长,我喜欢用力这个词,他比努力更真诚,也更纯粹,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利益,单纯的为了生活这一件事情,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生长,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好而且充满意义。
譬如寄居在大白菜上的小虫子。在清晨旷绿的、还挂着水珠的小苗上,在长的郁郁葱葱的菜叶上,小虫子俨然成为天地间最神采奕奕的精灵。又如一种叫做节节草的植物,每年春天的时候,他作为大地上面一种微弱的生灵,却认真刚毅的朝天际生长。还有那一只躲在窗帘外面的小猫,他常坐在门口的阳光里,慵懒的打着哈欠,在市子盘坐吃土豆的时候提起十二万分精神。他是小森的一位小居民。
小森的天气,也生长的如此用力。大雪过后,渐渐放晴,白云还未散开,太阳已经从云端里面迫不及待的探出脑袋。厚厚的云层从天空的这一头迈着略微沉重的步子抵达那一头,雪原上的阴影也随着移动。耀眼的金黄穿透茫茫的白色雪野,必须用力睁开双眼,才能看清这个沉寂而新鲜的世界。
生命的螺旋
《小森林》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但不是以春天作为起始,取而代之的是夏,春是继夏秋冬以后缓缓而来的,他延承了冬的纯净,也隐隐中表达出更多对于生命的渴望。这样的时间安排,让冬天不再成为我们眼中一贯以为的结点,转而化为无限的希望,冬去春来。以春的新生作为影片的结束,或者说那不是结束,是一个任凭驰骋的起点。小森新的故事,周而复始的循环播放,而其实,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起点。
妈妈在给市子的信上写道,在某个地方摔倒时,每次回头看之前的自己,发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尽管一直很努力,却总在同一个地方转圆圈,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很让人失落,但是每次都积累下了经验,所以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再是原点,那么不应该叫圆圈,而应该叫螺旋。从某种角度看,也许很像是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可其实,多少会上一点或下一点。也许,人本身就是螺旋,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每次却又不同,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我画的圆每次在不断变大,所以,螺旋也在每次变大。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努力一把。
怀抱着这样一种期待,妈妈离开了小森。直到电影最后,也没有交代妈妈的去向。妈妈未来的生活,却是在市子身上寻得答案。冬天过去,市子终于鼓起勇气告别了小森,重新回到城市,去克服一场自己曾经逃避的生活。不管是市子还是妈妈,也或是继续留在小森的裕太,他们都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因为热爱小森,裕太选择留在小森。因为对小森的尊重,市子决定正视自己的内心,最终离开了小森,又回到这里。
日子总是兜兜转转,看似循环往复。比如我去年许下的目标仍然在今年的清单里面。比如,四季重复着更替。比如,纵观人类的历史,好像放牛娃式的生活,不断的循环着放牛,攒钱,讨老婆,生娃,放牛......只是,不管哪一个放牛娃,都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生命。放牛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却不是生活的唯一,他是一种基础。
重新回到小森的市子,眼里不再是五年前无处躲藏的迷茫,多了一份对于未来生活的笃定和从容。小森还是从前美丽的小森,却不再是为躲避城市快节奏的避风港,取而代之的,是内心里面对于他的真正的热爱,也是市子对于他的尊重,于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