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情闹起了纠纷,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两人几乎要打架了,怎么办?按照以往的做法,我肯定是雷厉风行地把两个学生都找来,然后把犯错的一方狠狠地批评一顿。至于批评之后,两个人的关系是否和好,是不是内心彻底接受了,那我就不管了。
可现在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分别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是非曲直都不评价,就只安静地听他倾诉说各自的委屈。一个说对方不该叫他的外号,让他在同学由前难为情,一个说对方小肚鸡肠,那么丁点儿事情都放在心上,不像个男子汉。他们说完之后,我问他们,“感觉好些了吗?”“好多了,”“那还要不要我处理对方了?”“不了,我心里有话找人说说就完了。”于是,这件事情就算处理完了。
很多时候,学生自己知道是非曲直,并不一定要班主任来判断。听学生说话,也是自主化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班主任听而不说,学生能够体会的会更多。
有人问郑学志班上的自主化效果怎么那么好,班上的那些问题怎么处理得那么容易?郑学志说很简单啊,我把自己当成学生,遇事多和他们商量啊!班级自主化管理,很多时候班主任只要和学生多商量,而不是指手画脚。商量既是了解学生心思的最好办法,又是让学生倍感尊重的最好办法。
我和那些不读书的学生商量说:“你们不读书,在学校里怎么过日子?到时候我要用班规惩罚你们,该怎么办?我为难,你们也为难。有什么可以缓解这个矛盾的办法没有?”
结果有孩子主动提出来:“郑老师,作业我全部做对是做不到了,你允许我抄一部分,怎么样?”我说行,但我又问他:“假如你抄了不记,到时候又错怎么办?”他说他会背下来。我试者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允许他抄,他的成绩还真有进步。
—些学生犯错了,我和他们商量该如何处罚,他们觉得我很给他们面子,结果提出的处罚措施,都不折不扣地实施了。只不过,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下,我们要注意商量的技巧,要注意在商量中引导他们,尤其是商量处罚的时候,要在心里多准备几个选择项目,第一个不行,你让他们选择第二个,第二个不行,你让他们选择第三个。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商量是给他们面子,是你在尊重他们,他们都会乐呵呵地完成你安排的任务。
教师做长了,很容易患“导师症”:不相信学生能够为自己做主,总认为学生不成熟、没经验,凡事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和安排。所以,我们总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还动辄对学生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一直怀疑学生不能自己做主、不能自我管理,从而越俎代庖,那么学生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甚至还会成为精神的侏儒。教师指导学生太多,要求学生太听话,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基本丧失。
- 怎么办?教师要忘记自己是导师,做学生成长路上探索的伙伴。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和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到我这里来找方法、找结论,而是自己去想办法。想出路。现在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哦,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遇到过,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样?”
把问题推回去,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想办法,于是,学生一点点地自立,能力。点点地增强,班级会呈现出思维活跃、交流气氛热烈的好局面。
- 忘记自己是管理者,做学生成长的服务员
我认真反思了以前在班级管理中,我的措施常常遭遇学生消极抵抗的根本原因,原来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被管理者。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忘记自己是一个管理者,给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于是,我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协调员,积极协调各种矛盾,如学生团体之间的矛盾,学生自己和自己成长之间的矛盾、班干部和同学之间的矛盾、班干部和班干部之间的矛盾、班级和班级之间的矛盾、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虽然不一定要我亲自出面、亲自动手,但是我都有一个全盘考虑,有一个应对措施。通过实践我发现,凡是关系协调好的时候,班级工作就好做,就轻松,凡是关系协调不顺的时候,就困难多,班级就出事多。掌握了这个秘诀之后,我在协调路上乐此不疲。
每周班会课,我都要抽出5-10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开对话会。我把自己的态度降到最低,谦虚地请学生为班级工作提意见、想办法,我谦虚地为大家自主管理服好务。结果,整个学期,我共收到学生提出的建议27项,而且每项都得到了解决,这件亊情特让学生扬眉吐气。尤其是班上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他的建议得到了我的重视之后,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他在班会上说,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
在工作中我由衷地体会到忘记自己是管理者、做学生成长服务员的乐趣。
——摘自郑学志相关书籍